李 晗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沈陽110122)
近年來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上不斷的改革創新,一直在尋求著一種能夠為社會培育出高素質高質量的汽修人才的教育模式。2019年2月13日,國家頒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充分說明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實施方案》為職業院校的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職業院校在近期內的重點任務就是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優化學校、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而已經在各高職院校普遍實行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也不能完全滿足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新要求,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將符合中國職業教育特色的現代學徒制與校企合作深入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越來越緊張的供求矛盾,為汽車維修行業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優秀汽車維修人才。
校企合作最初的理念是:學校通過企業反饋與需要,有針對性培養人才,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但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要學習還是在學校內完成的,企業并沒有介入過多,表現出的優勢也不盡人意。
在與學校合作過程中,企業先期投入較大,如建設實訓平臺、配備教學設備等。因此企業對這種投入大、周期長、回報不確定的合作難以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學校與企業在共建實訓基地上的目的不同,學校為教學、企業為效益,共建的規模、形式往往受限于企業的產業和經濟狀況。這種合作如果沒有國家的法規政策支持與保障,完全依靠共建雙方協商實施生產實訓基地共建共享方式、運行管理、利益分配,存在一定的合作風險,因此實施起來比較困難。
校企合作模式下,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是職業院校的教師。目前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比較緊缺,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從院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因而實踐經驗不足。即使是“雙師型”教師,也是有資歷無能力,以理論教學為主,整體上還達不到雙師標準,不能滿足職業教育教學要求。
將現代學徒制與原有的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將會使校企合作育人機制更加完善,真正實現高職院校創新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學徒制要遵循四個“共同”:一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培育學生;二是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教授知識;三是學校資深教師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確定課程標準、考核機制;四是企業與學生和學校共同簽訂培養合同。
校企合作基礎上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將普通的校企合作中融入先進成熟的職業教育理念,并進行顛覆性改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的培養更有效果,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同時企業按照自己的需求對學生進行培養,見證了學生的整個成長和進步過程,對學生的能力與不足都有全局的掌控,可以降低企業的人才培訓成本,從而更好地提高企業效益。
(1)有效提高企業的參與熱情。校企合作中企業參與熱情不高是由于沒有國家政策及相關制度的支持,但新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了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扶持和制度的完善,在學校的大力主動參與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參與到這種“雙贏”的人才培養模式中。
(2)提高“雙導師”師資隊伍質量、完善課程設置和考評機制。校企合作基礎上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承擔教學任務的是學校的“雙師型”教師和企業的“雙經驗”的汽車維修技術人員。學校的教師需要切實地參與到企業生產實踐中,不斷積累汽車維修經驗,實時更新汽車維修技術知識,努力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適時調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企業的師傅不但要擁有專業的汽車維修本領,還需適當的參加教學教法的相關培訓,同時也需要有相關的教學培訓經驗。同時,專業課程設置和考評機制需要具體適應到某一崗位的能力需求,必須由學校教學團隊和企業技術團隊資深人員來負責、規劃,并做到專業課程按需及時調整、新的急需專業靈活增設、教材和實訓實習項目要獨具特色,實用高效。
(3)校企合作基礎上的現代學徒制汽車維修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操作。高職學生的學習分為三個學年,在這期間學生需要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及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一學年:由學校“雙師型”教師講授基礎理論知識,如汽車結構、汽車原理及電工電子等相關知識,同時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汽車拆裝能力、維修工具的使用等。在崗位能力培養方面,臨近學年結束,學生到校企共建的實訓基地或是企業的相關崗位進行學習鍛煉,由企業師傅教授實際維修經驗;第二學年:學習汽車相關的故障診斷及維修保養知識,該學年的學習重點是根據汽車維修企業實際的維修案例設計進行模擬維修或真正參與到企業的維修工作中。可以將汽車維修知識進行模塊劃分,在學校學習一個模塊,到企業進行該模塊的工作演練并由企業師傅根據事先設計好的考核項目進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可以進行下一個模塊的學習。第三學年:學生在該階段盡早以實習的身份正式進入到企業開展一線工作,積累實戰經驗。除此之外,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要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符合國家的1+X證書制度的要求,為日后職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隨著汽車企業對汽車維修技術人員的能力要求的改變,以及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的需求,職業教育必須尋求一種政府支持、學校企業協同辦學,也就是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深入融合現代學徒制的教學理念恰恰是實現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這種教育模式采用“七分實踐,三分理論”的教育方式,使學校和企業實現了“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