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德吉
(西藏噶爾縣獅泉河鎮人民政府,西藏阿里 859000)
因為牦牛牛皮蠅病對對于牦牛的生產養殖具有重大影響,所以提前做好牦牛牛皮蠅病的診斷與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和損失,從而提高牦牛養殖戶的經濟收益。另外,還能夠進一步提高牦牛產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這項工作的落實,能夠提高牦牛自身的免疫能力,縮短牦牛出欄的時間,促進其快速健康成長,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降低草料投入量,有利于植被保護和綠色環保。總而言之,做好牦牛牛皮蠅病的診斷與防治工作對于養殖戶個人或是草原整體畜牧業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定要認真開展落實。
牛皮蠅頭部呈現淺黃色,體長約為15mm左右,在胸部的前后位置也都有淡黃色的絨毛,中間如同蜂一樣顏色為黑,其口器都已經退化所以無法自主蔡氏,只能靠牲畜的軀體來寄生,并以吸食其鮮血為生。牛皮蠅會產為顏色為黃白色的卵依附在牛毛之上,這樣也就導致牛皮蠅病傳播快速,并且在不間斷地情況下常年傳播,特別是在濕熱的環境下更容易產生該類疾病。
在牛皮蠅卵孵化成功以后,就會鉆到牦牛的皮下組織內部,對牦牛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牦牛在患病以后的癥狀大多表現為皮膚痛癢難耐,寢食難安,整體會表現出煩躁的情緒。因為牛皮蠅會不斷吸食牦牛的血液,時間一長牦牛就會出現貧血的癥狀同時會出現病毒感染的情況,另外皮膚也會越來越粗糙,身體日漸消瘦沒有精神,產奶量也會不斷降低,牦牛的品質也會受到破壞,影響到養殖者的經濟利益。
由于牦牛牛皮蠅病的發病癥狀還是較為明顯的,所以也應該具備早發現早治療的意識。當養殖者發現牦牛出現類似的病癥,就要及時將牦牛隔離起來,以免傳染到其他健康的牲畜。然后對其進行藥物治療。可以使用阿維菌素,病牛 每3d用一次藥,連續用藥五次,并且具體的使用劑量要把握得當,一般在用藥0.7g/kg。同時還要配合使用殺蟲劑來對病牛的身體進行噴灑,可以起到殺滅寄生蟲的作用。這樣一來,內外配合用藥就可以大大提高牛皮蠅病的治療和預防功效。此外,隨著對牛皮蠅病的不斷研究,人們對于牛皮蠅病的防治又有了新的方法,那就是從幼蟲移行期的時候進行阻斷。主要就是對病牛進行注射、澆背、點背、內服以及噴淋涂擦的方式進行相關的處理,盡量遏制寄生蟲的繁殖和病情的加重。當然想要盡量避免牛皮蠅病的產生除了做好事后工作以外,還要加強事前的預防,也就是在養殖過程中,對于養殖的環境要有較高的要求,日常清理要干凈仔細,做好殺菌和消毒工作,不給寄生蟲創造生長的環境。而且,牦牛的幼牛更要進行嚴格的免疫監測處理,盡可能避免牛皮蠅病產生并擴散傳染的情況。這樣一來,對于牦牛牛皮蠅病的防治措施就相對完善,貫穿了事前事后事中,全方位的注意此類問題,大大降低了了養殖者可能遭受風險的經濟損失。
由于養殖牦牛的地區大多在西藏、青海等地區,人們對于牛皮蠅病的相關情況可能不夠了解,所以可以加強對這些地區的宣傳教育,普及推廣牛皮蠅病的診斷和防治的相關知識,使得養殖者能夠加強重視,獲得一定的經驗,以便更好的減少損失,提高經濟效益。例如牦牛在長期受到牛皮蠅病的影響下,它背部就會出現較多的包塊,而牦牛的體制較為受弱,這時養殖者就可以動手將包塊擠出,再配合后期的防止措施以后,牦牛背部的包塊就會逐漸消失,身體狀況就會逐漸好轉,最終恢復健康成長。
在實際情況中,牦牛養殖的區域廣,地區差異也較大,所以針對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對癥下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常來說對兩種以上的殺蟲劑進行替代和綜合使用,往往能夠達到更好的藥效,發揮出最好的作用。另外,在當前牦牛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牛皮蠅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增加,這也就是意味著該項防治工作的開展難度在不斷加大。因此,不僅僅是養殖者要引起重視采取行動,相關部門也是一樣,要加大對這項工作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以此來幫助養殖戶提升牦牛牛皮蠅病的防控能力,提高養殖者的收入,促進當地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牦牛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高,牦牛養殖產業的行情一片大好。因此,養殖者想要獲得更高的收入就要對牦牛牛皮蠅病進行有效的診斷和防治,采取各種措施做到全方位的防護措施,盡可能減少牛皮蠅病對于自身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提供想應的幫助,落實推廣相關知識,為養殖戶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支持,以便推動當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