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德華
(貴州省思南縣塘頭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思南 565109)
傳統的畜牧業發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環境污染。隨著生態發展理念的逐步推行,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牧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項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養殖人員會有效規范養殖行為、有效監管養殖飼料,并科學合理地分析市場供給關系。這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畜牧業生產活動的有序性。
首先,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生態發展理念成為了各行各業新型的發展指導思想。對于畜牧業來說,傳統的發展方式,會給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與破壞。且由于傳統畜牧業養殖設施缺乏先進性,養殖技術缺乏科學合理性等等,造成畜牧業養殖質量欠佳、養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而將生態養殖技術應用于畜牧業就成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次,傳統畜牧業養殖者的知識水平有限,且缺乏對市場供給需求的精準把控,造成生產的畜牧產品無法更好地與市場需求相匹配,進而造成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浪費。因此,將生態養殖技術應用于畜牧業就成為了畜牧業獲得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然需要。
首先,傳統畜牧業養殖觀念已無法更好的適應當下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因此,為了促進畜牧業地可持續性發展,就需要改變傳統的畜牧理念,并將生態養殖技術充分地應用于畜牧業中,實現養殖方式的先進性與創新性。摒棄原有單一的飼養方式,轉變為商品資源型養殖模式。要有效引導飼養者科學合理地使用獸藥、飼料以及飼料添加劑等,實現養殖業地綠色發展。
其次,在應用生態養殖技術的過程中,各地方的畜牧養殖人員需要有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出適宜的生態養殖技術,促進畜牧業養殖過程的良性發展,并最大程度地利用養殖資源。
最后,畜牧業養殖人員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起完備的生態畜牧環境監測體系,加大畜牧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力度,實現畜牧業與環境間的平衡發展。
首先,需要提升畜牧業中生態養殖技術應用的科學合理性。將生態養殖體系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強化,并有效提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在選擇畜牧養殖品種時,養殖人員需要選擇出符合生態養殖理念的優良品種,這樣可以提升品種養殖效率與質量,并最大程度降低養殖過程中造成的成本浪費。對于生態養殖體系中較為薄弱的環節,養殖人員需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度。比如,在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牲畜或者家禽糞便,此時養殖人員可以通過建立沼氣池等方式來提升糞便的利用率,并最大程度上降低糞便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其次,在養殖方式上,將圈養與放養相結合,進而有效提升畜牧產品質量。比如,在生態養殖過程中,將幼年期的牲畜與家禽進行圈養,并結合圈養效果,來選擇是否需要進行飼料喂養等。幼年期的牲畜、家禽的身體免疫力較小,可以通過飼料喂養來提升其自身的免疫力。而隨著家禽、牲畜的長大,其自身的免疫力逐步增強,此時可以減少或者去除飼料喂養,并采用放養的方式。
首先,生態養殖技術的選擇工作需要結合養殖品種來選擇。因此,生態養殖人員需要做好品種選擇工作,進而為后續生態養殖技術的選擇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選擇養殖品種時,畜牧人員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如氣候條件、水文條件等具體因素,來選擇適宜的品種,并盡量選擇一些具有國家認證與經營認證的優良品種。在養殖品種的選擇工作上,還需要給予育種工作足夠的重視,使得引種與育種工作齊頭并進,進而提升品種選擇工作的科學合理性。
其次,在生態養殖過程中,要保證飼養產品的綠色性。在喂養牲畜或者家禽時,不要隨意地添加非營養性添加劑,以此來保證養殖產品的純天然性。
最后,要做好生態養殖中畜禽疾病的防控工作。在進行畜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時,工作人員需要借助草本植物或者通過調整畜禽的飲食來有效提升畜禽自身的免疫力與抵抗力。一旦畜禽發生疾病,防止發生更大范圍的傳染,需要將已感染的畜禽隔離開來,并結合中藥治療等治療方式,來保證生態養殖工作的順利進行,并最大程度上提升畜牧業養殖者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尋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快速、健康發展,并最大程度上解決環境問題,就使得生態發展理念成為了各行各業新型的發展指導思想。對于畜牧業來說,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生態養殖技術,可以將畜牧業養殖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并大幅度提升畜牧養殖質量與經濟效益。以上內容對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牧業中應用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牧業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闡述。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并促進我國生態畜牧業持續可、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