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森
(漯河市郾城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 462000)
在改革春風的吹動下,漯河市畜牧業發展隨著中央惠農政策的實施,漯河市畜牧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畜牧業生產方式也由粗放型逐漸向自動化轉變。畜產品的總量和質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市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始終以加快畜牧業發展方式,不斷推薦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心,著重把握畜產品質量安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禽養殖中的污染問題。
漯河市畜牧業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我市畜牧業產值達到50多億元,同比增幅5.3%,養殖戶人均收入增加數千元。畜牧業產值和農業總產值比重在持續增長。發達縣區在農業中的比重有的超過80%,這說明,我市畜牧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漯河市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全市備案的標準化養殖場有70多個,新建,改建的養殖場有15個,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空前新高。以高質量發展循環經濟,推動資源重新利用為目標,我市又加快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廠的建設和糞污無害化處理廠建設,構建經濟實用型和環境友好型畜牧業。
我市主要畜產品質量逐年保持持續穩定增長,2018年實現肉類總產量達到1000萬t,生豬出欄量在6000萬頭,家禽出欄9000萬羽,產蛋量在50萬t。在近幾年畜牧業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我市畜牧業在近10年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期后,轉入緩慢發展階段,這是畜牧產業轉型升級的表現,只有畜牧業轉型升級,朝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邁進,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我市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畜產品消費需求的加快發也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大部分人口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市通過深入開展“瘦肉精”檢測,飼料、獸藥和畜禽糞污等專項整治,不斷加大執法力度,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尤其是近幾年,我市強化投入環節監管瘦肉精,每年不定期對各縣區的獸藥、飼料生產基地等進行嚴格檢查。檢查經營資質、產品購銷臺賬、首要標簽和標識。此外,強化養殖環節和收購販運環節的監管,嚴格要求各縣區畜牧主管部門分包到戶,分包到人,對用藥、用料和休藥期的養殖記錄要不定期進行抽查,同時加強對養殖戶和養殖企業的普法宣傳活動。對收購牲畜的販運戶要進行全面檢查和納入管理。
我市在貫徹落實政府部門負總責,畜牧部門具體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及嚴格制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規劃,狠抓嚴抓檢疫執法和部分疫病強制性免疫的條件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水平明顯提升。近年來,我市從未發生過一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我市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指揮部嚴格要求,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政府部門負總責,分管領導部門負細責的原則,從宣傳發動到監督檢查,統一行動,一抓到底,確保免疫保護水平和強制免疫效果。此外,我市不斷加強動物檢疫監管和防控經費投入,保障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
漯河市畜牧業常年保持健康平穩發展,為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漯河市畜牧業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一、畜禽標準化生產水平仍然較低。目前為止,我市扔存在部分小規模養殖戶,養殖環境較差,飼養管理水平低下,不懂得去學習先進的管理和經營理念,對規模場的認知存在很大的缺陷,在糞污處理方面更是按照以往的經驗,未經預處理即上地。
從抽查的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上看,我市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尤其是檢驗檢測方法較少,沒有及時更新和補充。三、規避風險的能力不強。畜牧業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小規模養殖場,由于多數養殖戶文化程度較低,信息傳導和接收較慢,在畜禽養殖中往往定位不準確,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有待進一步突破。在監督執法和調查中發現,很多養殖戶由于用地流轉難和貸款難等問題,嚴重阻礙了畜牧業發展,這也是畜牧業發展中的“瓶頸”。如何進行突破,仍未有很明確的定論。
漯河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主要是對傳統畜牧業不斷改造升級、繼承和發展的過程。在圍繞著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堅持以“質量提升、效益增長和環境改善”為總體目標,加快畜牧業標準化建設,不斷推進畜禽健康養殖。大力推進畜禽清潔生產‘夯實畜牧業發展基礎;加快飼料獸藥工業發展;加強全市動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畜牧業執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