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標
(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農業服務中心,貴州榕江 557200)
對于養殖業來說,在養殖動物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動物防疫工作,這直接事關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然而,隨著養殖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規模越來越大,養殖密度也越來越高,基層獸醫的動物防疫工作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因此,相關人員應該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視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以促進基層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
在大規模的動物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最擔心的就是動物疫病的發生,一旦發生動物疫病,會造成大量動物的死亡,嚴重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甚至一些疫病屬于人畜共患的的烈性傳染病,對人類的安全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基層防疫部門應該加強對防疫工作的宣傳和研究力度,通過采取對動物進行定期的疫病檢查和預防,對養殖場進行科學的管理,提升養殖人員的專業水平等措施,來完成基層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工作,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站的職能建設,為畜牧業的穩定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進而大力推進整體畜牧業的健康發展,解除動物疫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同時為養殖戶帶來更大、更直接的經濟效益。
畜牧業中動物發生疫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養殖人員缺乏對動物疫病的預防意識,在養殖過程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心存僥幸,忽視了動物定期疫檢和養殖場定期消毒的重要性,導致動物群輕易出現疫病。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采取多樣的手段,如:廣播、電臺、宣傳畫冊等,加強動物防疫的宣傳力度,提升養殖人員的防疫意識,一旦發現疑似病例,可以立即采取科學的處理方式,保證飼養動物的健康和安全。
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手段,就是完善動物防疫檢疫體系。認真抓好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嚴格把牢檢疫關口,在產地檢疫中切實查驗養殖檔案,特別是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動物免疫情況做不到位的,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不予出具檢疫合格證明,真正實現“以檢促防”。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組織工作人員,不定期的對各個畜牧養殖場進行調研,加強基層畜牧獸醫對動物常發疫病的把控,同時完善相關部門人員的責任機制,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責任,便于在疫病發生后調理有序的進行處理,以防出現責任不明或責任推諉扯皮等現象,進而構建完善的動物防疫檢疫體系。
加強動物防疫技術的研究工作,是目前負責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相關部門的第一要務,應當加強對技術研究的資金投入,為動物防疫研究人員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讓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動物防疫技術的研究工作中,對畜牧業的動物防疫技術進行創新,提升動物防疫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更進一步的保證了畜牧養殖動物的健康成長,從而有效推動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加強對基層畜牧獸醫防疫人員的管理。通過集中有利資源,對動物防疫工作人員進行科學的管理和系統的培訓,強化防疫人員的專業知識,增加防疫人員的責任心,提升防疫人員的工作能力,進而提升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保障動物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
要做好基層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工作,需要先進的研究技術和設備,為其提供強而有力的物資支持。然而,目前我國基層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技術發展還不是很完善,相對比較落后,相關部門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全面提升基層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水平,全力促進動物防疫工作的數字化發展,便于防疫人員對動物疫情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疫情,可以準確尋找到疫病源和感染途徑,有效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為畜牧業的高效養殖提供健康保障。
在動物防疫工作中,基層畜牧獸醫的專業技術能力是影響其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重視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定期組織防疫人員參加相關技術培訓,學習系統的動物防疫知識,幫助防疫人員總結工作中的不足,對自身的工作進行反思和改進,全力推進先進的動物防疫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提升防疫人員的專業素養。通過了解《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等重要的相關法律法規,提升防疫人員的專業水平的同時,加強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清楚自身工作的法律責任,進而更好的完成基層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工作。
綜上所述,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可以有效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提升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與質量,解除動物疫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因此負責進行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力度,建立完善的動物防疫檢疫體系,對防疫人員的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積極組織防疫人員參加相關培訓,提升防疫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素養,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為動物防疫技術的研究工作,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從而全面推進我國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