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玲
(確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駐馬店 463200)
現階段,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于羊肉等食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山羊養殖規模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山羊各類疫病日趨復雜,防治工作面臨全新的形勢。山羊腦包蟲病是會導致山羊體質消瘦,死亡率增加,常規藥物治療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嚴重威脅養殖戶的經濟利益,為此需要加強對山羊腦包蟲病發病機理、臨床癥狀、流行病學等因素的研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從源頭上降低山羊腦包蟲病的發病率,維護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腦包蟲病會導致山羊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行蹤不定等癥狀,患病山羊存在明顯的精神異常,采食比較困難,長期臥倒在地,頸部位置無法正常挺立。依據腦包蟲病的病程可以將其分為慢癥型以及急性型[1]。
慢癥型病情進展緩慢,囊泡寄生數量比較少或體積比較小,未對腦組織產生壓迫時無顯著癥狀,在囊泡體積逐漸增加的情況下,脊髓和腦會受到明顯的壓迫,山羊的運動出現異常情況,其中轉圈和回旋為主要運動特點,如囊泡寄生在山羊小腦位置,將會導致身體失去平衡,無法正常完成運動和站立,行走困難,排尿嚴重失禁,病情危重山羊會在1個月左右出現死亡。急性型山羊在染病后半個月內出現采食量降低、發熱、反應遲鈍等方面的癥狀,精神沉郁萎靡,長時間無目的行走,死亡率比較低,部分急性型會逐漸轉變為慢癥型。
山羊腦包蟲病死亡后出現腦炎病變以及腦膜炎病變,腦內部出現寄生蟲移動痕跡,脊髓和腦組織在剖檢后出現多個囊泡,與囊泡接觸位置頭骨變軟和變薄,皮膚隆起明顯。
山羊腦包蟲病診斷可以采用觸摸診斷和視覺診斷的方式,通過對山羊運動以及轉圈方式的觀察,如山羊單純向右側轉圈,可判斷囊泡位置在右側,如單純向左側轉圈,可判斷囊泡位置在左側。按壓患病山羊頭部位置,依據山羊鳴叫的聲音以及頭骨位置的硬度可對患病位置進行最終的確診。
山羊腦包蟲病主要病因為多頭帶絳蟲在山羊脊髓以及腦部寄生,其中山羊在2歲以下為高發期。山羊腦包蟲病主要傳染途徑為患病犬類和山羊,在農村地區犬類大量飼養,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方式過于粗放,驅蟲工作不到位,大部分犬類進行山羊飼養的區域,其糞便會對飼料造成污染,如在糞便中含有多頭帶絳蟲,將會導致腦包蟲病在山羊中廣泛傳播。同時,患病羊在死亡后隨意丟棄,未進行有效的隔離和處理,導致健康山羊感染腦包蟲病的幾率顯著增加。多頭帶絳蟲成蟲在犬類小腸內寄生,隨糞便排出體外,山羊誤食后進行小腸粘膜系統中,在小腸壁位置產生依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成長為成熟的絳蟲,并形成囊泡,對神經系統造成壓迫,嚴重影響山羊的健康生長,為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腦包蟲病的防治。
在山區以及半山區等地區,養犬數量較多,飼養方式相對粗放,嚴重威脅山羊的安全,為此需要在山羊經常活動的操場區域對犬類等動物的活動作出必要的限制。在農村地區的家犬需要進行嚴格的圈養處理,犬類產生的糞便等污染物需要及時清理,減少對山羊活動區域造成的污染。對山羊活動和采食的草場也需要定期消毒,可使用高濃度純堿消毒,從源頭上對病原微生物進行控制。同時,養殖戶需要加強對山羊的監控,發現患病山羊需要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如無法治愈,需要焚燒和掩埋處理,避免隨意丟棄。為提高山羊的抵抗力,可選擇在無污染的區域進行山羊的放養,適當增加山羊的活動范圍,提高山羊的免疫力,降低腦包蟲病的發病率。
針對山羊腦包蟲病普遍流行的區域,需要及時進行驅蟲處理,犬類和山羊可口服吡喹酮等藥物,保證驅蟲的效果。對于山羊和犬類的排泄物需要采取焚燒等處理方法,實現無害化處理。政府部門以及山羊養殖戶需要提高對驅蟲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大投入力度,降低腦包蟲病的發病率。
腦包蟲病病情比較輕的山羊需要采取常規的藥物治療方法,灌服丙硫苯咪唑,用量為30mg/kg,持續服用3d,每日1次,也可以口服吡喹酮,用量為80mg/kg,持續服用2d。腦包蟲病情危重的山羊可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將山羊妥善固定,剪去囊泡位置的毛,酒精消毒后切口處理,切口長度不超過2cm,掀開山羊的頭皮,并使用止血鉗和紗布處理,用鑷子試探取出囊泡,最后妥善縫合,為避免傷口位置出現感染,需要涂抹花椒油,注射抗生素,促進傷口愈合。
近年來,山羊飼養規模不斷增加,腦包蟲等疾病嚴重威脅養殖戶的經濟利益和食品安全,為此需要加強對山羊腦包蟲病的研究。患腦包蟲病的山羊運動異常,為此需要及時進行診斷,并采取藥物或手術治療的方法,第一時間對山羊腦包蟲病進行控制,同時在日常飼養的過程中需要大力加強飼養管理,嚴格限制養殖區域犬類的活動,從源頭上降低腦包蟲病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