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定
(重慶市巫溪縣鳳凰鎮畜牧站,重慶 405800)
口蹄疫在民間被稱之為“口瘡”。這個病有著較高的傳染性,一般在發病的過程中主要癥狀會體現在口、蹄、乳房皮膚等地區,主要的癥狀是水皰和潰爛的情況,口蹄疫病情發生后會導致較大的經濟損失出現,所以在日常的養殖上,要關注口蹄疫發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作為畜牧業當前遇到的頭號疾病來說,救治不是主要方法,預防才是作用的問題,因此制定合理的預防管理計劃,對于治療口蹄疫有著重要的幫助。
首先患有口蹄疫的家畜會出現體溫增高的情況,它們沒有食欲,同時精神也不振,嚴重的患病家畜會出現廢絕的情況,并且對于患病家畜來說,其口腔粘膜都有小水皰和糜爛的情況,并且家畜會出現蹄部腐爛和紅腫的問題,最為主要的是在目前的臨床上,這些水皰如果出現破裂,就會導致糜爛的問題出現,嚴重的糜爛會產生死亡問題,同時與患病家畜接觸的話會導致傳染情況發生,需要進行認真的處理和對待。
口蹄疫能夠傳染所有的偶蹄動物,簡單來說口蹄疫的主要問題會發生在牛、羊、豬身上,這種病有著較高的傳染性,只要有一只家畜出現疾病,就會傳染給更多的家畜,口蹄疫的傳統物質為氣體、分泌物和排泄物,在家畜的生殖過程中,會伴隨羊水的排出而攜帶病毒,所以在當前的處理過程中,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在畜牧的處理上,重點整治,如果家畜出現口蹄疫的情況,就要趕緊隔離治療,防止傳染的情況發生,其次在養殖過程中,要做到預防工作,保持家畜的生活環境衛生,避免一切的問題發生,保證不會有制造口蹄疫病情的情況出現。
口蹄疫主要會出現在牛、羊、豬的家畜身上,但是在不同的家畜身上有著不同癥狀,例如在牛身上,口蹄疫有著一定的潛伏期,具體時間為3~8d,牛患有口蹄疫的首要表現會出現在口上。第一階段,牛的唾液增加,然后就是在牛的唇內面和舌頭上出現一定的水皰,同時也會波及到牛的鼻子,主要是鼻孔的情況,水皰會較為嚴重。第二階段是在1~3d之后,水皰就會破裂,當水皰破裂之后,牛的各個創口都會出現潰爛問題,在此階段的病牛會非常的痛苦,它會出現發熱情況,由于創口的問題,大量的流涎,由于有創口的存在,所以牛就會放棄進行采食和反芻,這個階段的牛食欲下降,由于沒有營養的攝取,牛的抵抗力在逐漸的下降,第三階段會發生在2~3d之后,牛的創口如果出現愈合,就表示其在開始恢復,但是如果沒有繼續好轉,就說明問題在嚴重,需要加緊治療,否則問題較為嚴重。
豬的口蹄疫也存在潛伏期,大概時間為1~2d,豬的口蹄疫與牛不同,它開始發病的主要特征發生在蹄上,首先蹄上會出現水皰,接著豬蹄會全面的出現水皰,然后開始發生潰爛的問題,生病的豬由于四蹄出現問題,所以不會站立,主要是躺臥著,所以在發現豬出現長時間躺臥之后,要重點關注,在這時間的豬不會出現食欲減輕的問題,它只能依靠腕關節來向前爬行,病豬的問題和牛一樣,如果豬蹄殼脫落然后從新長出,就代表好轉,但是如果沒有好轉就要加緊治療,保證豬的健康。
羊口蹄疫的潛伏期為7d,發病率較低,癥狀也較輕。病羊多以蹄部癥狀為主。水皰常見于蹄叉、蹄冠邊緣,破潰后流出水皰液而形成爛斑。家畜病羊由于疼痛而發生跛行,但有時癥狀輕微至不被察覺。
根據本病的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并結合流行病學,不難作出初步診斷,結合實驗室檢查手段可確診。近年來,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核酸探針、熒光抗體法等已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該病的診斷上。家畜常用家畜ELISA家畜法檢測口蹄疫,操作簡單、快速。
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提出疫情報告,同時進行毒型鑒定,以便于正確使用口蹄疫苗來對受威脅區緊急進行預防接種。對疫區嚴格進行封鎖、隔離,人、畜和用具等都不能隨意出入疫區。對疫點、疫區嚴格進行消毒,糞便應進行堆積發酵處理,畜舍地面和用具可用質量分數家畜1~2%的火堿液、10%的石灰乳,家畜或家畜1~2%的福爾馬林液噴灑消毒;家畜病豬肉用2%乳酸或自然化產酸進行處理。
宣傳發動群眾,增強群眾防范意識,依靠群眾開展群眾性防疫工作,便于免疫、檢疫、封鎖、隔離、消毒、撲殺等措施的實施。
成立專門的防疫指揮機構,建立層層負責制和分片包干制,組織有關部門協作聯防、分工配合,阻斷疫病可能的傳播途徑,阻止疫情發展。
綜上所述,口蹄疫是較為嚴重的家畜養殖問題,它的發生導致了較多的家畜死亡,針對當前口蹄疫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計劃,首先要研究豬、牛、羊等牲口的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方式來處理相關問題,提升家畜的養殖質量,同時合理合適的管理相關的問題,制定全面的管理計劃,推廣預防和治療方法,完成全面的防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