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 丹倪浩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14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月份中國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7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7%。其中出口為1.5萬億元,增長13.9%;進口為1.23萬億元,增長2.9%;貿易順差2711.6億元,擴大1.2倍。路透社14日稱,在經歷去年12月的“進出口雙降”后,中國貿易數據在春節因素影響下表現超出預期。
數據顯示,1月份中美貿易額為3158.2億元,下降10.1%。中國對美國出口2521.1億元,增長1.9%;自美國進口637.1億元,下降38.6%;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1884億元,擴大31.2%。同一時期,中國對歐盟、東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進出口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中國同歐盟的貿易總值為4448.4億元,增長17.6%。中國同東盟貿易總值為3566億元,增長7.8%,中日貿易總值為1853.4億元,增長6.5%。此外,中國對原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對鐵礦砂、大豆的進口量減少。上月中國進口大豆738萬噸,減少13%,進口均價為每噸3101.5元,上漲12.1%。
《環球時報》記者在同日舉行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月中國民營企業出口總額達到777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9%。在中國整體出口中占有的比重比去年提升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中國出口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數據顯示,同期中國國有企業出口額為1456.4億元人民幣,增幅為8.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為576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為5.7%。數據顯示,民營企業出口規模已超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之和,且增速遠高于后兩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稱,1月份中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外貿企業紛紛趕在春節之前完成海外訂單。報道認為,中國1月對歐盟、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出口增長仍然強勁,但受到美國對華進口關稅的影響,對美出口額連續兩個月下降。CNN引述研究機構CapitalEconomics資深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的分析稱,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世界對于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在下降,無論中美在貿易領域談判的進展如何,對于今年貿易數據的預期仍不樂觀。▲
環球時報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