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葉芳
【關鍵詞】二維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甲狀腺疾病;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
甲狀腺結節屬于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其中既包含了良性病變,同時也包含了惡性病變。通過早期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與鑒別,有利于制定治療方案,進而實施早期干預,幫助患者改善預后。目前超聲是甲狀腺結節疾病診斷的重要方法,但是單一診斷方法在應用期間存在局限性,存在漏診情況。基于此,臨床逐漸傾向于聯合診斷。本文結合我院2019年1月~8月期間收治的60例甲狀腺疾病患者資料,回顧分析二維超聲聯合彩超對其診斷與鑒別價值,詳細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9年1月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甲狀腺疾病患者納入研究,包括男性25例、女35例,年齡:24歲~69歲、平均年齡(43.92±5.41)歲,最終經手術病理證實確診有84個病灶,包括58個良性病灶(21個甲狀胰腺瘤、20個結節性甲狀腺腫、17個甲狀腺增生結節)與26個惡性病灶(15個甲狀腺乳頭癌、11個甲狀腺濾泡癌。不同患者均同意實施二維超聲與彩超檢查,檢查資料均有記錄。
1.2方法檢查儀器:Phlips EPIQ 5型二維超聲檢測儀,探頭頻率12-18MHz。
二維超聲檢查: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暴露頸部,于患者頸部放置棉墊予以固定,便于提高患者舒適度,通過二維超聲探頭對患者頸部甲狀腺區域實施掃查,包括橫切面、縱切面,探頭探查期間應密切關注甲狀腺結節區域病灶大小、形態、位置、內部回聲等信息,結合檢查信息做出診斷。
彩超檢查:仰臥位檢查,暴露頸部,使用彩超診斷儀探頭對患者頸部甲狀腺區域進行檢查,包括橫切面掃查與縱切面掃查,同時根據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技術了解患者病灶區域及其周邊血流信號以及血流分布情況。綜合檢查影像學資料做出診斷。
1.3觀察指標觀察指標:(1)不同方法診斷準確率;(2)良性與惡性病灶血流信號參數,包括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數。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π±s,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1診斷結果分析手術病理證實60例甲狀腺疾患者有84個病灶,單一二維超聲診斷準確率76.19%(64/84),單一彩超診斷準確率82.14%(69/84),二維超聲聯合彩超診斷準確率97.61%(82/84),差異性比較2=16.946/11.060,P=0.000/0.000。
2.2良性與惡性病變血流信號分析為保證數據可比性,從良性結節中隨機抽取26個與惡性結節進行分析,良性與惡性病灶在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數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影像學檢查方法是甲狀腺結節早期篩查與診斷的重要依據,實際應用中可選擇的方法較多。根據臨床文獻報道,CT、MRI等對甲狀腺結節診斷效果較好,可獲得高清影像學資料,但是對良性與惡性病灶鑒別存在局限。相對而言,超聲檢查方法則能夠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做出鑒別。
二維超聲是甲狀腺結節診斷的重要方法,通過使用超聲探頭獲取甲狀腺病灶區域影像資料,依據病灶大小、形態、內部回聲、鈣化等做出診斷;彩超對甲狀腺結節診斷期間,同樣是根據獲取的影像學資料,比如病灶內部以及邊緣血流信號、病灶鈣化情況等做出診斷。臨床文獻均證實單一二維超聲、彩超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存在一定的漏診、誤診情況,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療。
本研究中通過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病變實施二維超聲聯合彩超檢查,結果證實聯合診斷較單一診斷方法對應的診斷準確率更高,具體為97.61%高于76.19%、82.14%,證實聯合診斷更有利于對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鑒別與診斷。良惡性結節鑒別方面,惡性結節其最大血流速度更大,而阻力指數明顯減少,依據血流信號特點能夠為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鑒別提供依據,同崔麗娜學者文獻報道以及研究結論高度相似。
二維超聲聯合彩超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期間,應重視病灶區域以及周邊血流信號變化,惡性結節病變形態不規則,結節病灶周邊沒有血流信號環繞,病灶周邊存在組織壓迫問題;回聲類型方面,惡性結節多無回聲或者低回聲,而良性結節則為高回聲。通過上述相關信息的綜合為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提供依據。
綜上所述,二維超聲檢查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掃描可提高甲狀腺疾病病灶檢出,且能夠為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鑒別與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