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蓓
(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在臨床研究發現,腦出血的病人占腦卒病人的20%-30%[1],在發病早期,患者常常因為發病迅速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且多數幸存患者會遺留程度不同的后遺癥,常需要較長時間臥床恢復,胃腸活動減慢,因此易形成頑固性便秘,其臨床癥狀為腹中腸胃脹痛、大便干燥秘結等[2]。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對這種便秘進行干預并無顯著效果,且有可能由于頑固型便秘導致二次腦出血進而引發其他并發癥。本文主要研究對這類病人運用雷火灸結合穴位貼敷護理方法后的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4月一2018年6月收治的腦出血病人共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中男病人27例 ,女病人13例,平均年齡為(54.21±4.39)歲;觀察組中男病人29例,女病人11例,平均年齡為(53.76±4.06)歲。比較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大小、身體狀況、病情輕重等資料可知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選取的80例病患均處在腦出血后恢復期,且病情相對穩定,知情且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有障礙者,肚臍部位皮膚破潰者。
所有研究對象均由醫生根據CT使用 YL-1型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方法進行治療。微創手術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對照組病人,使用適量酚酞片或番瀉葉等緩瀉劑對患者進行護理,觀察其通便效果。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實行的措施基礎上再給予雷火灸結合穴位貼敷法進行護理干預:①穴位貼敷法:選取任脈的氣合即神闕穴,其位置在肚臍的中部,以中藥丁香、肉桂各約50g,研成細末混勻后調醋配成藥糊,鋪放在4㎝×4㎝的外科敷料上,將敷料貼于使用75%酒精消毒后的肚臍上,待3-4小時后揭下即可。②雷火灸法[3]:將雷火灸點燃,放入恒溫的雷火灸盒中,然后置于患者天樞穴、神闕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用毛巾包裹且固定好盒子,以便實行大面積的恒溫雷火灸,經20分鐘后結束。
此次研究護理療效評價標準分為護理顯效、護理有效、護理無效三種。詳細內容如下:顯效:病人可正常進行排便、時間規律,便質正常;有效:病人可排便但便質干硬,間隔時間較長;無效:病人排便困難,過度用力嚴重時導致腦血管再次破裂。
病人的滿意度評價標準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三種,為病人自主進行評價。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經過x2檢驗。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表1 2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價(n/%)
腦出血在臨床上為常見病,發病時間短、進展快、存活率低,病人發病后可能會出現意識障礙、嘔吐、大小便失禁等,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如偏癱、便秘等,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據資料顯示,便秘程度與腦出血病情輕重聯系密切,病情越重的患者其便秘的發生率和程度越高[4]。除此之外,患者術后體虛加之長期臥床,久臥傷氣,氣虛推動無力則腸失傳導,腸蠕動緩慢,患者可因便秘而用力排便導致其血壓和顱內壓迅速增高,誘發血管破裂,甚至可能導致病人失去生命。因此,對于如何提高腦出血恢復期便秘病人護理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5]。
腦出血的基本病機總屬陰陽失調,氣血逆亂。主要病機為肝陽過盛,淤血阻滯,迫血妄行,經絡破損導致出血,且火熱亢盛導致腸道失去水分、出現大便干燥秘結、排便間隔時間變長、通便不暢等病癥。采用雷火灸聯合穴位貼敷的方式治療處在恢復期的腦出血便秘病人,能夠使機體的血液加速循環,從而達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以潤腸通便的恢復效果。
中醫學認為,腦部手術創傷可損傷人體中氣,氣虛則血行乏力,導致血脈瘀滯,氣機不暢,腑氣壅滯,致胃腸道功能障礙。穴位貼敷法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經絡說原理,在相應的腧穴上選用適當的藥物制成藥餅或膏狀等劑型直接貼敷于穴位,利用穴位與藥物的相互作用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6]。貼敷療法依據“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7]選擇穴位,穴位貼敷所用的藥物丁香、肉桂性辛溫,兩者合用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經發經氣,調整臟腑陰陽之功效[8]。中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穴名神闕。神闕是任脈要穴,位于臍窩正中,臍為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介于中下焦,故神闕穴與胃脾關系密切[9]。雷火灸是古老的中醫療法基礎上發展的一種外治方法,早有文獻報道艾灸能改善便秘患者的癥狀[10],灸條采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陳、羌活、干姜、穿山甲、麝香、艾絨等多種藥物配制而成,具有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灸療面廣的特點[11]。灸條利用藥物燃燒時產生的輻射能量遠紅外線和近紅外線,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絡,使局部皮膚肌理開放,藥物滲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 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此研究采用雷火灸結合穴位貼敷的中醫方法對腦出血恢復期便秘病人進行護理,取得顯著成效,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此方法對病人進行護理的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病人滿意程度均明顯高于采用常規方法對病人進行護理的對照組。使用雷火灸結合穴位貼敷的方法可明顯改善病人的排便困難問題,降低因便秘而導致的其他并發癥發生率,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