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彥燕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為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劃重點,強調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要堅持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新媒體時代,手機、互聯網、微信、微博等廣泛使用。在萬物皆媒的環境里,新媒體信息傳遞具有實時性和互動性,新聞閱讀量有了大幅度提升,給新聞編輯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開拓創新,豐富了新聞編輯的內涵;另一方面新聞編輯長期以來受傳統媒體的影響較深,新媒體時代傳播模式和新聞工作背景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得新聞編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是新形勢下的新要求。新媒體時代,信息以網絡為載體進行傳播,在互聯網海量的信息中,如何采集、選擇和報道,就需要新聞編輯除了有敏銳的網絡熱點捕捉力,還要有基本的政治新聞素養,了解各項政策,對信息進行篩選和甄別,迅速、準確地識別新聞價值,才能有效地編輯新聞。
新媒體時代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受眾需求多樣、參與意識增強,這就對主流媒體的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重大事件和突發事件,由于網絡上多數信息發布者屬于非專業人員,所以很難從專業的角度去挖掘事實真相,容易造成事件描述不清、斷章取義等問題,而虛假新聞往往會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更應該堅持真實性是新聞的第一生命,做事實的觀察者和記錄者,向廣大受眾呈現全面的新聞事件,擴大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廣播電視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在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溝通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確輿論導向是主流媒體宣傳工作的靈魂。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更為方便、智能且自由化程度高,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的任務更加繁重。在數字化、多元化、開放化的新聞傳播環境下,新聞工作者肩負著輿論監督的重任,新聞編輯作為新聞輿論的導向者,應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充分發揮新聞的輿論引導作用;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立場堅定批駁謬誤,爭取報道上的主動權,打好主動仗,不斷提高社會輿論的引導能力。
新媒體具有海量性與共享性的特征,信息獲取與處理的速度非常快,人們使用新媒體的主動性更強,現階段,虛假新聞和刷新聞流量的現象仍然存在。主流媒體的新聞編輯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篩選有價值、真實的新聞,甄別的難度加大,非常考驗新聞編輯的信息處理能力,新聞處理的效果和新聞信息傳播的質量受此影響較大。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方式有了較大的變化,傳播渠道不再局限于廣播、電視、報紙等,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逐漸多元化,受眾更多地應用新媒體了解新聞動態,新聞閱讀量在短時間內屢創新高。如微博或微信等較為熱門的新聞傳播工具,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新聞線索也經常是第一時間在這些平臺上發布,人人都有“話語權”,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性被削弱。
現在人人都是新聞的發布者,很多編輯不具備新媒體應用能力,在新聞編輯過程中“標題黨”、唯閱讀量、虛假新聞蹭熱點的現象仍然存在,這樣的新聞編輯隊伍堪憂。主流媒體的新聞編輯,要從傳統的編輯模式中跳出來,不僅要擁有敏銳的新聞嗅覺,還要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文字加工和審核能力,堅守職業道德底線。因此,探索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出路勢在必行。
習近平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新聞編輯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新媒體時代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數字媒體時代,具有新聞傳播的互動性和廣泛性。發展迅速的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其新聞源的可靠性常常讓人質疑,新聞編輯應首當其沖,在創新中把握發展趨勢。
增強新聞編輯整合能力是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發展的關鍵。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受眾大多通過碎片化時間來獲取新聞,新聞編輯作為新聞稿件的“加工者”和“整合者”,對零散的新聞信息資源進行綜合性開發利用,對新聞編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增強新聞編輯整合能力,在具體做法上,應培養新聞編輯的新聞敏感,綜合考慮信息來源的真實性、時效性,加強對新聞線索的科學判斷,繼續嚴把采編關,提高自采新聞水平,綜合采用全媒體采編手段,挖掘具有廣度、深度的新聞。
優化新聞編輯工作方式是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發展的重要環節。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要對自身的工作模式進行優化,與時俱進地滿足受眾的需求,在具體做法上,要把握好兩個關鍵點,一是要求新聞編輯有較強的互聯網思維,適時加入圖表、音頻、視頻、數據等,構建媒體行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二是要求新聞編輯結合受眾的特點,完善對新聞產品的運營能力,將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呈現給新聞受眾,重視首創首發首播和動態更新,激發受眾參與新聞二次傳播,通過優化新聞編輯工作方式,充分發揮“發動機”“助推器”作用,提高新聞的質量和新聞傳播的影響力。
提高新聞編輯專業水平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發展至關重要。新媒體的信息是多元化的,內容彰顯豐富性,新聞編輯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在這全新的時代里,新聞傳播、更迭的速度非常快,新聞編輯要注重自身的專業知識積累,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發現有新聞價值、有深挖意義的選題。在具體做法上,要重視對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拓寬新聞編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新聞編輯工作,培養新聞編輯的新媒體應用意識和能力,具備符合新媒體時代的采、寫、編、播合一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為受眾帶來新鮮的新聞形式與內容。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還應引導新聞傳播健康發展。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既要吸引受眾閱讀,又要不忘初心,秉持正義感與責任感,進行正確引導,杜絕虛假新聞,絕不以傳播不健康、不正當的新聞來牟利,而是傳播積極健康的內容,弘揚主旋律、正能量,促進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在具體做法上,新聞編輯應把握主流媒體的正確輿論導向,一是要堅持內容為王,引導大眾多關注真、善、美,加強正面引導、深度引導;二是提高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于不實言論要及時澄清;三是精準掌握時、度、效的問題,打造更多具有主流媒體氣質和品格的新聞產品,讓新聞內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接地氣,讓人們想看、愛看,讓黨的聲音直抵人心、溫暖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
總之,現如今,傳媒行業已經出現不可逆的媒介融合趨勢,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發展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對新聞編輯工作而言,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應增強新聞編輯整合能力、優化新聞編輯工作方式、提高新聞編輯專業水平、引導新聞傳播健康發展,積極探索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出路,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媒體立體化、互動化、即時化趨勢,永葆新聞編輯的先進性,有效提高新聞傳播的質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進而促進新聞編輯工作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