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摘要】教育部要求,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云南省玉溪市各小學都積極響應國家要求,在三年級設置了英語課程,但在課程設置、教師配備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針對玉溪市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指出教學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并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問題策略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如果此時沒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對其以后的英語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根據相關調查發現,玉溪市小學大多數教師和學生都未對英語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課時的安排、老師的專業水平、學校配備的教學資源大多沒有達到相關要求,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針對本市小學英語教學情況,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都應該積極尋找自己的問題,并逐步改進。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課程設置不合理
英語課程設置不合理現象在玉溪市各小學中非常普遍。例如,部分學校將其視為輔修課程,一些學校的英語課程安排為每周一節,由于課程設置相隔的時間較長,學生前一節課學習的知識后一節課就忘完了,不利于學生的鞏固復習,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很難形成系統的知識架構。
2.教師隊伍專業水平相對較低
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之后使得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更加緊張,一些學校為了節約教師資源,安排其他科目的授課老師來代授英語課程,或者是聘請一些專業水平不高的老師教授英語課程。據調查,在玉溪市有近三成的小學英語老師不是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隊伍專業水平不高,很難對學生開展專業化的教學活動,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3.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非常注重對學習者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但是一些老師沒有意識到英語教學的特殊性,依然沿襲傳統教學模式,“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很難發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式,減少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英語課堂教學變成了教師主講的單向教學。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1.優化教師隊伍,提升整體素質
相比于其他階段,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更為關鍵,它是奠定學生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以后各階段英語的學習都是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拓展和延伸。所以教師的綜合水平直接決定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老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如學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師培訓,提供外校交流機會,構建老師交流平臺,多方面、多層次地提升老師隊伍水平。
2.合理設置英語課程
小學英語課程的設置要符合科學性和連續性,課程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特點,涉及的知識要有一定的遞進性。其次,課時不能過少,課程設置上應該符合學生的記憶規律,讓學生能夠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例如,可以每周保持3~4節的課程量。
3.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階段,學生、老師甚至學校管理層都沒有對英語形成正確的認識,總是認為英語是副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學習。由于老師和學生的錯誤觀念,使得老師在備課、授課、學生學習評價等方面均存在應付的現象,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把控。為此,老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備課,盡量多設置一些互動環節,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并科學地評價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
4.注重實踐的重要性
英語的核心價值就是能夠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生能夠應付英語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英語表達能力,能夠進行語言實踐,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老師可以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加入一些演講、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英語對話練習。同時,老師還可以轉變作業模式,將紙質作業轉化為實踐作業,讓學生將所學的英語內容向家長展示,或者與家長進行對話,既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三、結語
小學英語教學是奠定學生英語基礎的關鍵,所以,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英語的實際運用,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王淑芳.佳木斯地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11).
[2]孫浩.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讀與寫,2016,(10).
[3]李彤彤,馬秀峰,張明娟.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1):90.
[4]徐韶輝.讓信息技術做小學英語教學的“好伴娘”——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2016,(4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