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珊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廣東 佛山 528216)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飛速發展階段,隨之帶來的是農村和城市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國大部分地區是農村,而一些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是不可逆的,嚴重威脅著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也對農村的土地、河流、周邊環境等造成了嚴重污染。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是目前主要的環境污染問題,迫切需要環境工作者尋找一條解決路徑。
筆者通過調研發現,我國農村水資源污染非常嚴重,農村的飲用水大部分達不到安全標準,其中有將近1億的人口飲用水達不到要求[1]。這類問題的發生是因為農村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進行農業耕作活動,而這些化肥和農藥成分復雜,不易降解。農村大量飼養的牲畜也對水資源造成了污染和破壞,一些農民直接將牲畜的糞便和垃圾排入水體,特別是我國南方地區,水體資源四通八達,這些污染很快就會在水體中擴散。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劇,一些農村周圍建起了化工廠和印染廠,這些企業肆意排放污水,有些污水直接進入了水網資源,成為農村水資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嚴重污染農村的水資源,特別是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2]。目前,我國有將近1億的人口在飲用不達標的飲用水,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也影響周邊城市居民的健康。以農村水資源的重金屬污染和有機物污染來說,一些重金屬和有機物在人體內無法分解,一些有機物由于結構復雜,人們的身體不具有分解的能力,隨之帶來的就是爆發地區病,影響人口的增長和繁育。這些問題是農村主要的污染問題,環境工作者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通過監測我國土壤發現,我國的稻米、小麥和蔬菜的重金屬嚴重超標,硫代硫酸鈉比率檢出率高達85%,且呈現逐年上升狀態。這些問題的發生主要是我國農民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大部分化學元素沉積在土壤中,嚴重影響了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一些固體廢棄物如地膜,這些破碎的地膜是有機物成分無法降解的,久而久之使得土壤無法繼續耕種[3]。我國大部分農村對生活垃圾的處理還停留在原始狀態,一些偏遠農村甚至沒有垃圾投放點。人們隨意丟棄生活垃圾,使得農村周邊的土地受到了嚴重污染。一些農村隨意丟棄牲畜的糞便,使得土壤承載力變差,逐漸擴大了污染范圍。
空氣污染問題不再是城市的專屬問題,隨著農村周圍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農村的空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別是農村周圍的化工廠和印染廠。這些廠子的建立占據了農村周圍的土地,而且肆意排放垃圾和廢氣,嚴重污染了農村的空氣。農村周圍的城市尾氣污染和工廠污染是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嚴重威脅著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
環境監測技術可以實時監測農村的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通過收集數據,可以統計分析監測的數據,并且制訂一定的措施緩解農村的污染問題,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加強環境監測是解決農村污染問題的必經之路。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可有效監督農村的污染問題。政府應該大力進行農村環境監測,從硬件和軟件2個方面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監測。硬件包括環境監測系統的軟件和系統建立,軟件是配備具有專業知識的環境監測技術人員[4]。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盡量聘任有經驗的環境監測人員,建立農村環境治理的專業機構,及時解決和處理環境監測的重大問題,必要時聘請專家制訂緊急預案,防止農村污染問題大爆發。
環境監測技術可以監控各種環境問題,而且可以對目前出現的污染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幫助監測者快速找出污染源,從源頭治理這些問題。不論是水污染、土壤污染還是大氣污染,環境監測系統都可以快速定位污染源,并且可以通過云端設計解決方案,快速解決一些環境污染問題。例如,針對農村水土流失問題,環境監測系統可以迅速找出各個季節和各個時段的水土流失情況,總結規律,然后提出治理措施。
環境保護和環境監測都是為了治理農村環境問題應運而生的[5]。只有有效結合這兩種技術,才能更好地保護環境,才能緩解我國大面積農村資源受到破壞的局面。
要將目前環境保護部門和環境監測部門進行有效整合,要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包括衛生、農業、林業、環保以及畜牧等部門,集中精英和硬件資源成立環境管理小組,整合現有資源,結合專業優勢,合理分工。各個部門應該緊密配合,依據當地的環境現狀和經濟發展水平,明確環境治理的目標。要注意當地的環境治理特點,監測一些關鍵的環境指標,特別是飲用水的酸堿度、COD量等重要因素[6]。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采樣地點,在污染嚴重的地區適當增加采樣點,增高采樣頻次,并且采用先進的監測方法采集樣本數據,最后要統計和分析監測數據,總結歸納當地的農村污染狀況。
環境監測系統除了要承擔當地環境監測任務,還有必要設計治理當地污染的方案。環境監測系統可以利用目前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將監測到的環境問題上傳到云端。云端專家庫的專家會對目前的環境問題進行研究,直至討論出合適的解決方案,為環境工作者提供指導。
環境工作者要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倡議居民不要肆意倒垃圾和排放污水,要提高農民和周邊市民的環保意識,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問題。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飛速,但隨之帶來的污染問題異常嚴重。針對這一問題,必須在農村重度污染地區建立環境監測站,有針對性地治理農村污染問題。
農村的公益林可以讓農村環境變得更好,也可以緩解環境污染。當地政府應該為公益林的治理投入專項資金,并且募集資金,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林建設中,使得公益林項目能夠常態化發展,緩解農村的環境問題。
農村附近的廠區是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途徑,也是讓農村空氣變差的主要因素。環境監測部門應該聯合當地政府,對這些廠子進行勸解,促使他們遵守環境保護制度。對于不配合的廠區,應該聯合政府部門對他們進行停業整頓[7]。
環境監測部門必須對現有的人員結構進行調整,加強人員培訓,聘任有技術的人員監測環境,且要加強與學校的合作,引進環境監測新技術,改進現有的環境監測技術[8]。硬件方面,必須提高現有的環境監測技術,更新設備。當地政府應該加強對當地環境監測部門的投入,提供穩定的資金鏈,提高環境監測技術,實現對農村環境的實時監測。
環境監測部門必須有效借助環境界學者的力量,將環境監測系統聯網,將環境監測問題上傳到云端,集合所有人員的力量和知識,統計和分析當前的環境監測問題,然后提出最優化的解決方案,才能讓農村生態環境變得更好。
政府必須給予環境監測部門最大支持,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的軟硬件條件監測農村環境,而且要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推進環境監測系統的建立。環境監測部門要加強對自身能力的培養,政府部門要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力度真正實現對農村環境的有效治理,保障我國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