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
當數字電子書取締了紙質書,電子播放機取代了老式留聲機,電子郵件取代了書信,高級車、房取代了愛情,當人們都在贊嘆科技發達,生活方便時,可曾還有人記起那些正在無聲消逝的文明。
消逝了,純文學。我知道那樣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當人們日復一日,盲目不停地為了一個虛無的目標追逐時,當人們崇敬于紙醉金迷卻恥于淳樸恬靜時,當娛樂人物或為偶像,文人儒士卻成為娛樂對象時,還有什么純文學可追?純文學的消逝演變成了民族脊梁的消逝,而當所有的脊梁都成為過去式時,我們又該怎樣支撐起這個龐大的國家?
消逝了,民族信仰。我知道它們是真的再也不會回來了。當包順貴入住草原,開始將視線瑣向狼群時,當畢利格老人拼盡全力為他的圖騰大聲辯護時,當殺演變成游牧民族小孩之間攀比的游戲時,當老人所有的努力都宣判失敗時,當愚昧無知趕走了民族千萬年的自然經驗時,當狼群越過內蒙邊境時,游牧民文化終于被經濟和科學的發展感到了歷史的邊角。狼圖騰的信仰終于模糊成一個遙遠的景象,草原也被大面積沙漠化。于是,當年那個強大健壯的民族也終于淡出歷史舞臺,只剩下一個殘缺的影象。
我知道,存在即合理;我知道,要順應歷史。再怎么掙扎,也只是徒勞。可是我也知道,數字電子書取代的不僅是紙質書,更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崇敬;電子播放機取代的也不只是老式留聲機,更是一種對生活泰然處之的態度;高級車房取代的絕不只是愛情,更是一種對純凈美好的人性的異化。
我知道,高科技很好,簡便生活又加快了人類歷史的進程。可是我更知道,高科技傾向的是快速消費文化,與人類所尊崇的偉大文明有很遠的差距,也再不會有像金字塔,圣保羅大教堂,泰姬陵,長城……這樣偉大的建筑,因為便捷與偉大相違背,而現代人們又絕不會為了偉大而舍棄便捷,于是就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偉大的文明因后繼無人而難過、孤獨,現代人因無所信奉、敬仰而空虛、迷茫。
如果真的有一天,人類的所有偉大文明都隨風而逝,那么我們這些生活在科技高度發達,精神卻極度空虛的人們,又將到哪里尋找一處靈魂的寄所?
文章緊扣材料,提出“記住消逝的文明”的觀點,具有現實意義,故立意較高。文章采用總分總的方式結構全篇,清晰合理。文章在有限篇幅內運用了大量典型的素材,內容充實。在表達上,文章征引名諺、古典詩文,有效地增強了該文的表達效果。此文章顯示出了考生把握問題的一定思想深度、較為廣闊的知識視野,以及較好的文字表達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