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市堅持把黨建引領融入新農村建設,通過選樹25個鄉村振興試點村,開展“黨建領航”行動,探索“一鎮一品”“一村一韻”黨建工作載體,促進基層黨組織進一步提升組織力,以組織振興帶動和保證鄉村振興。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東臺市在實施“黨建領航”行動過程中,突出問題導向,“對癥下藥”出實招破難題。針對村黨員居住分散、組織學習難等問題,梁垛鎮臨塔村合理劃分設置黨小組,擇優選擇一戶黨員家庭,建立黨員學習“微陣地”,開展微公益、微講堂、微演出等“微”系列活動,集聚鄉村振興活力。作為經濟薄弱村,唐洋鎮紅花村為增加扶貧戶收入,積極推進“黨建領航,電商扶貧”行動,在相對成熟的農產品營銷產業鏈上組建網絡黨支部,建立“黨組織+黨員大戶+貧困戶”產業組織體系。五烈鎮甘港村黨委經過多方調研謀劃,制定“黨建+旅游精品村”的發展思路,精準發力補短板,建成“一館三園”甘港老家景區,配套花坊、民宿、農家餐飲等服務設施,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省首批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
東臺市以打造“頭雁集群”為抓手,選準用好鄉村振興急需人才,使村黨組織成為引領農村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2018年3月,東臺市組織實施基層“領頭雁”工程,通過“三選一培”,即選派機關干部任實職、選聘退役士兵扛重擔、選拔年輕同志輸活血、培訓骨干力量提素能,集中選派30名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脫產到村任職2年,選聘202名退役軍人任職村書記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從大學生村官、返鄉創業青年中選拔7名骨干任村“兩委”正職,設立“村書記講堂”,分類分批開展培訓。實施“定制村干”計劃,從2018年起,用3年時間,采取“定點招生、定向培養、協議就業”方式,委托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每年招收30名左右全日制學員,培養具備現代農業生產和村務管理能力的人才,作為村級后備干部重要來源。
東臺市牢固樹立融合式黨建新理念,積極探索黨建與鎮村工作在思路、方法、機制等方面的融合點,通過抓好“一室——黨群服務中心、一品——黨建小品、一榜——黨員先鋒榜、一戶——先鋒家庭戶、一廊——先鋒長廊、一品牌——黨建品牌化”建設,促使黨建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資源、黨建成果轉化為鄉村發展成果。安豐鎮紅安村注重把黨員特點與項目工作結合起來,推行“一強五帶”(強戰斗堡壘,帶產業興旺、帶生態宜居、帶鄉風文明、帶治理有效、帶生活富裕)工作法,通過“掛牌亮戶先鋒行”“黨員先鋒家庭評”,激發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頭灶鎮永紅村在開發項目實施前期,落實黨員聯戶聯心制度,順利推進聚寶湖農園650畝建設用地的政策處理工作。

東臺農村百姓深刻感受到了“黨建領航”帶來的變化,村民們由衷地贊嘆:現在生活環境實實在在發生了改變,人心齊了,人氣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