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增國
黨委、居委、業委、物業,是拉動揚州市廣陵區汶河街道荷花池社區前行的“四駕馬車”;居民、商家、駐區單位等,都是社區黨委開展工作的好幫手。在社區大黨委的領導下,構建起“小區+樓棟+居民+商家”的微單元自治模式。
在揚州市廣陵區汶河街道荷花池社區居民心中,如果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描繪的是荷葉滿塘的秀麗風景,那么“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社區黨委服務為民的最佳贊譽。
“黨委、居委、業委、物業,是拉動社區前行的‘四駕馬車’;居民、商家、駐區單位等,都是我們開展工作的好幫手?!闭劦焦柴v共建,荷花池社區黨委書記曹霞形象地比喻道。
早在2014年,荷花池社區率先成立治理理事會,由15名理事組成,分別代表社區黨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社區警務室、駐區單位、駐區企業、社會組織、黨員骨干等,定期商議決定重大事項,匯集各方訴求,凝聚社區合力。從事務共商共議起步,社區構建“小區+樓棟+居民+商家”微單元自治模式。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共鏈接8個小區、79個樓棟、3330戶居民、280余戶商家,形成了各級組織和各類人群共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吸引了蘇北醫院、育才小學等知名駐區單位參與其中。
“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鄙鐓^治理理事會成員之一、黨員骨干代表謝廣金對社區黨委傾聽民意、服務居民豎起了大拇指。
聚焦社情民意,通過共商共議平臺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解決、自我服務,是荷花池社區黨建工作特色所在。2016年以來,先后牽頭解決了安墩新寓小區垃圾房重建、落水管更新、監控布點、自來水管網改造、私搭亂建等100多個居民“痛點”;下大力氣解決了蘇農一村、荷花池、湖濱公寓等小區350多個停車位,極大緩解了老小區“停車難”問題。通過組織召開80多次協調會、懇談會,暢通了社區黨委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渠道,讓“有話好好說、有事勤商量、有困難找社區”成為居民共識,形成了朗朗上口、入心入腦的社區自治“微公約”:創文明、靠居民,私家車、有序停,牛皮癬、除務盡……
“每個網格都是社區工作的具體落腳點,我們要將黨的關懷傳遞到城市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社區第三網格長馬瑩說。
2017年,揚州市政府動工建設荷花池公園地下停車場,社區周邊土壩路沿街商戶,因為擔心影響房屋質量而阻撓施工,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商戶用卡車堵住施工現場,雙方僵持不下。在這關鍵時刻,社區黨委一方面召集該網格內商戶代表磋商,充分了解訴求;另一方面與施工單位反復交涉,邀請專業人士對施工方案進行評估和修訂。經多次溝通,工地向北延伸,土壩路保持暢通,區危房辦對房屋進行質量保全,施工單位負責控制噪音和粉塵。目前,公園停車場已順利交付使用,解決了荷花池周邊長期嚴重交通堵塞的老大難問題。堅持各類矛盾解決在萌芽階段,“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目前已成為荷花池社區基層治理的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