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才
摘 要: 全球“中國烹飪熱”及各國政府對烹飪教育的推廣,使得來華短期學習烹飪的外國留學生逐年增加,給留學生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采取合理開設課程及選擇教材,優選烹飪教學方法,制定課程標準等教學舉措,可提升短期烹飪留學生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 留學生;課程標準
中國烹飪歷史悠久,經過不斷的實踐積累、創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飲食文化,但中國烹飪技術的傳承以師帶徒和家庭內的傳授為主要形式,影響著烹飪行業的發展。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生活模式發生了轉變,社會對烹飪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人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尤其需要既懂得飲食營養,又能科學烹調的專門人才,而傳統的以師帶徒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烹飪越來越多,如何培養留學生的專業能力,讓外國留學生學到中國烹飪技術。
一、育才先育人
外國留學生樹立烹飪專業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這是職業教育區別于各種培訓班教學的最大優勢所在。職業素質就是從事職業的勞動者所應具備的一種綜合能力和素養,一般包括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與職業態度等,帶學生參觀酒店,廚師長講解中國廚師的成長與職業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外國留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
二、烹飪教材
根據外國留學生的教學要求與培養目標,自編中國菜教材,我院結合泰國留學生編制《中國川菜》,中泰圖文教材。
三、制定課程標準
1、烹飪課程目標:本課程通過菜品、小吃等項目的訓練,使學生掌握烹飪的職能,熟悉烹飪相關菜品、小吃等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菜品等的操作流程、操作標準和服務技能;養成良好的服務意識;熟悉烹飪的運營規律,形成科學管理的思維模式,并逐漸養成良好的酒店職業素養。初步具備烹飪行業工作的技能人才。
2、教學內容:
3、實踐教學:
4、課程考核:
通過教學,外國留學生學習川菜的積極性高,學生能在結業匯報表演上制作出地道的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