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睿
一部《我不是藥神》的電影,不僅票房火爆,而且人們也在關注救命的醫藥供應鏈。除了劇中一直提到的抗癌藥品“格列寧”天價數字,令患者望而卻步,其實還有很多藥品也是讓普通民眾也是吃不起。甚至有人寄托于保健品,然而保健品的內幕也是讓人憂心忡忡。因此,醫藥行業的業內專家、學者也在不斷摸索更為有效的醫藥供應鏈模式,降低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在《我不是藥神》中,天價救命藥與無數條人命形成了鮮明的沖突。而影片的最后,警官告訴出獄的程勇,“格列寧”已經被納入醫保了。最終,國家通過政策降低了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用藥成本。在現實中,讓癌癥患者用得起藥的政策也在不斷推進。
減稅,是抗癌藥降價的第一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18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并鼓勵創新藥進口。此前,進口抗癌藥品平均關稅約為5%。同時,對上百種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此前,中國一直將藥品作為普通商品征收增值稅。
但抗癌藥的真正大幅度降價,要由藥品準入談判來完成。2018年9月3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下發通知,明確將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并要求各省(區、市)確保11月底前開始執行。

2018年10月1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將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的通知》。經過3個多月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與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減負達56.7%。
更大規模的藥品降價隨之而來。2018年12月7日,“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擬中選結果公示,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采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4+7”帶量采購擬中選的25個藥品中,有22個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
仿制藥,是仿制其他專利藥進行研發和生產的正規藥物。因為節省了大量藥物研發和市場推廣的費用,所以仿制藥要比原研藥便宜很多。
根據國家相關要求,仿制藥品要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289目錄”中的仿制藥,必須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
2018年10月25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發布,并將于11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實施。基本藥物品種數量由原來的520種增加到685種。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覆蓋面更廣,品種的數量不僅能夠滿足常見病、慢性病、應急搶救等臨床需求,而且還聚焦癌癥、兒童疾病和丙型肝炎等病種,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多種用藥選擇,能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要。
世衛組織稱,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但可惜的是,中國目前全民疫苗接種率卻僅為2%左右,還不到美國的二十分之一。
客觀上的供需失衡,主觀上對質量的不信任,這是流感疫苗所面臨的尷尬處境,也是中國醫藥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對于目前醫藥物流的諸多難題,相關專家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用數字說明了醫藥物流的現狀,2017年全國醫藥物流總額30160.92億元,同比增長11.30%,2018年醫藥物流總額將會達到33517億元,同比增長11.13%。總體來看,我國醫藥供應鏈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醫藥供應鏈行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
科箭解決方案總監金鳴也列舉了醫藥行業在供應鏈領域面臨的部分挑戰:
成本優化:由于醫藥物流運輸條件相對嚴苛,同時又存在著返程空駛等問題,整體成本較高。據報道,我國醫藥物流平均每單處理費用是美國的3倍。因此成本優化是醫藥供應鏈長期面臨的挑戰。
質量追溯:食品、藥品安全一直是一個民生問題,但是跟新時代的主要社會矛盾一樣,目前達到的高度和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還有較大偏離。政府和企業意識到溯源是解決問題的手段。
合規與監控:從2016年開始,醫藥行業就迎來了各項政策變革的井噴之年。2018年,隨著兩票制的全面實施,醫藥企業合規成為重中之重。
協同和共享:供應鏈上下游有眾多企業,只有信息共享,高效協同才能提升供應鏈效率。
供應鏈效率:隨著各項醫改政策的逐步落實,藥品零售市場、醫藥電商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圍競爭者涌入醫藥商業,在保障醫藥供應的基礎上對藥品配送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程可視化:供應鏈全程透明化、可視化
創新和新技術:當前我國大力推行創新創業,我國醫藥行業存在同質化嚴重、個性化服務缺乏、市場主體運營模式固化等挑戰,醫藥供應鏈整體創新能力不足。
客戶服務: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推行,醫院職能定位更加精準,對專業化醫藥物流服務要求更加迫切,需要差異化、定制化、柔性化的醫藥供應鏈服務。
金鳴先生在演講中將醫藥行業的追溯管理分為三大領域。
生產物流中的生產溯源管理、包裝賦碼管理、條碼有效性管理。
倉儲物流中的多包裝層級收發貨管理、退貨核查管理、問題產品及監控失效凍結產品管理、條碼有效性管理。
銷售流通領域的溯源管理、防偽管理、防竄貨管理、問題召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