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李冰漪
隨著醫藥改革的推進,醫藥流通企業也在不斷提升與變革,那么,對于當前行業的問題,醫藥流通企業有何看法與舉措?為此本刊記者對天士力控股集團物流總監徐偉進行了專訪。

徐偉認為,就中國的醫藥物流領域而言,主要有八個特點:
一、醫藥物流是受國家醫藥行業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管控很嚴。特別是倉儲環節,比如GSP認證,比如兩票制等。
二、我國醫藥物流行業集中度還是較低的,前三位的醫藥物流企業——國藥,上藥,華潤僅占中國醫藥流通的30%~4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如美國的占比——美國前三家占70%到80%,所以,醫藥物流效率較低,成本較高。
三、我國的醫藥流通和醫藥物流沒有完全分家,往往都是流通企業兼做物流,特別是倉儲環節。比如有國藥上藥等大型流通企業。純三方的醫藥物流企業如倉配一體較少,由于這種現狀,所以流通企業的三方物流往往做起來很吃力。
四、我國醫藥物流目前的監管還是有點多頭管理,比如倉庫管理歸口藥監部門,而運輸環節又歸到商務部。客觀上未能形成一體化的管理,換句話說沒有從整個醫藥物流供應鏈的角度進行全面的端到端管理和監管。多頭管理,會造成監管縫隙。
五、目前來看,醫藥物流的監管還是屬地化管理為主,沒有形成全國范圍內的行業管理,基本上還是以地方區域為主進行監管,所以造成了區域的差異性。而且,一個公司要在當地做業務,必須先在當地成立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客觀上加大了企業運作成本和難度。
六、目前來看,醫藥行業的物流現代化技術程度很是很高的,現代化物流設施設備,比如無人倉,貨到人等新技術應用廣泛;醫藥物流技術現代化程度僅僅落后于煙草行業。但同時,客觀上造成了物流運作成本較高,特別是跟外部三方物流對標來看,這樣客觀上影響了這些醫藥流通企業三方物流的價格競爭力。
七、物流現代化程度和符合要求的倉儲面積,分布不均衡,東部多于西部。同時,需求不均衡,東部發達地區合規倉庫普遍不夠用,而中西部卻資源閑置。
八、總體而言,醫藥物流目前還是以點和線的模式運作,未形成網絡化運作模式。
對于目前醫藥物流行業內專業的藥品流通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并存的現狀,徐偉表示,應該說,醫藥流通企業的物流跟社會三方物流企業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對流通企業來講,他們對藥品存儲和配送的質量會普遍較高,對藥品較為了解,對行業政策理解到位,但成本較高,因為他們是企業物流,物流是為藥品流通(采購和銷售)服務,他們盈利靠的是藥品的周轉率。而社會化物流成本相對較低,因為他們是物流企業,他們只做物流服務(倉儲和配送),他們是中立的三方物流服務企業,所有他可以拉到更多的客戶入駐;而流通企業的物流,由于其既做商業又做物流,其定位就很難中立,所以他的對手企業一般不會入駐;但一般而言,社會化三方物流對藥品知識和行業政策了解相對較少。
此外,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好甲方企業就是要服務好甲方的客戶,比如醫院。服務好醫藥客戶并不容易,因為目前醫院還是很強勢的。要想符合客戶要求,除了自身實力外,就是要構建客戶導向的服務理念和意識,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明確服務內容,超出客戶期望。物流是一種服務,無形產品,很難標準化,因人因時因地而已,因場景而不同。
而且從未來來看,有些流通企業由資金的壓力,會逐步轉型成物流企業,只做物流服務,不做銷售;同時,醫藥物流市場會逐步放開,允許第三方物流企業進入,特別是三方GSP倉庫的認證取消。流通企業和物流企業可以強強聯合,比如倉庫運營外包,運輸外包等。

徐偉表示,“兩票制”施行后,總體效果不錯,主要是打擊了過票行為,縮短了流通環節,提升了效率,降低了綜合成本。以前需要開N次發票,經過N次交易過程,客觀上推動了藥價的高企。現在從廠家到醫藥或者連鎖終端,中間只能開兩次票,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大縮短了流程,提升了行業效率。未來會逐步向一票制模式轉型,這將進一步縮短流通環節,使得整個鏈條更加短平快,進一步提升效率。
而對于疫苗類藥品的一票制的改革,徐偉認為,應該說,疫苗類藥品一票制改革方向是對的,效果是不錯,雖然有長春疫苗事件的出現。一票制客觀上要求生產廠家對藥品的質量負全部責任,而且廠家作為供應鏈的鏈主,它有責任組織和整合整個供應鏈條,確保藥品的安全可追溯。
針對目前業內感受到的醫藥物流的難點,徐偉總結說,就目前來說,醫藥物流行業有八個難點:一、醫藥物流資源不均衡,特別是三方GSP倉庫資源;二、鼓勵三方物流的政策需要突破,特別是倉庫認證;三、醫藥物流管理的政府部門歸口不統一,比如倉庫歸到藥監局,運輸配送歸口到商務部等;四、醫藥物流市場較為分散,尚未形成規模優勢;五、醫藥物流市場外包的意識不夠,都喜歡自建物流,這不利于三方物流市場的形成,不利于成本下降。六、醫藥市場政府監管的思路需要突破,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哪些該放開,哪些該管住。七、醫藥物流市場基本還是與條塊分割管理為主,客觀上不利于統一的全國物流網絡的形成,造成醫藥物流整個鏈條被人為割裂,發揮不了規模優勢和集成優勢。八、作為醫藥物流和供應鏈的“鏈主”——醫藥工業尚未發揮真正的“鏈主”作用。目前工業還是受制于醫藥商業,特別是醫院在這個醫療市場中處于絕對主導左右。
當然這八個難點也是互相影響作用,交織在一起的。要解決這些難點,需要系統的方法,持續地推進。徐偉認為,應該說,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措施出臺,比如醫院的醫藥分離,零加成等措施,在逐步弱化醫院對藥品的控制力度;國家取消了GSP/GMP的認證制度,改為注冊制度;國家發文鼓勵跨區域運作,允許跨區域的公司在各地設立分倉;同時,疫苗事件觸發的藥品法修改,加大了醫藥生產企業的責任,明確了其在整個藥品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徐偉表示,相信隨著醫改的推進以及醫藥行業市場的放開和開放,醫藥物流市場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