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浪 無錫技師學院
運動減肥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有氧運動、抗阻訓練,以及有氧運動與抗阻練習相結合的三種形式。越來越多的女大學生開始意識到傳統的節食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和針刺減肥法都不能長期有效的達到減肥的目的,因此很多肥胖女大學生都開始采用運動的方式減肥,但對于減肥的運動方式及相應效果沒有明確認識[1]。本研究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40例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時序鍛煉女大學生減肥的效果。
(一)一般資料。納入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40例女大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入組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20例,其中研究組年齡范圍18歲~24歲,平均年齡為(22.3±1.8)歲;對照組年齡范圍19歲~24歲,平均年齡為(22.5±1.9)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二)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女大學生年齡在18~24歲,臨床上符合肥胖的診斷標準,40%>體脂率>30%,BMI>25;(2)女大學生知情理解并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愿意承擔相關研究風險,積極配合研究工作。排除標準:身體條件不適合參加此研究者。
(三)研究方法。所有女大學生的訓練時間為十二周,訓練和休息的安排為每訓練兩天休息一天,一般訓練時間都安排在16:00-18:00點之間,每次訓練課的時間為90分鐘。對照組采用在訓練的前半段時間進行抗阻練習,訓練的后半段時間進行有氧練習。研究組在訓練中采用循環訓練法,將短時間的有氧訓練放在抗阻訓練之間,各練習之間只有短暫的休息或無間歇,目的是將心率增加到靶心率范圍之內,以達到心肺耐力與肌肉耐力的同步提高。訓練的流程和時間安排:整節訓練課總計90分鐘,首先是訓練的開始部分,包括熱身和肌肉拉伸,共計15分鐘;然后是訓練的基本部分,其中包括抗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共計60分鐘;最后是結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放松,共計15分鐘。訓練的內容:抗阻力訓練內容包括全身各部位主要肌群的訓練,如胸部肌群訓練,背部肌群訓練,腿部,臀部肌群訓練,手臂肌群訓練,腰腹部肌群訓練等。有氧練習的內容包括短時間的各種形式的有氧運動項目。通過十二周的訓練,對兩組學生進行身體成分測試、身體維度測試、身體柔韌度和肌肉力量測試。對所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四)數據分析。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以x±s表示,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一)兩組測試前后身體形態指標對比。研究組訓練練習方法對肥胖女大學生身體形態體重、體脂肪率、BMI、腰臀比的改善效果要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二)兩組身體機能測試指標對比。研究組訓練練習方法對肥胖女大學生身體心率、肌耐力改善效果要優于對照組(P<0.05)。而對于力量的改善效果兩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研究表明兩種練習方法經過長期系統的抗阻訓練,女大學生的肌肉含量會較以前有所提高,通過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消耗更多的熱量,有助于緊致皮膚,提高肌肉彈性,增強身體的線條感,從而達到減脂塑形的效果[2]。經過訓練后,研究組訓練練習方法對肥胖女大學生身體形態體重、體脂肪率、BMI、腰臀比的改善效果要優于對照組。研究組訓練練習方法對肥胖女大學生身體心率、肌耐力改善效果要優于對照組。而對于力量的改善效果兩組間無統計學差異。

表1 兩組測試前后身體形態指標對比(x±s)

表2 兩組身體機能測試指標對比(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