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姣姣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6)
醫學人文關懷是指醫務工作者在職業行為中關注病人,體現救死扶傷職業精神[1]。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以及社會對康復需求的增加[2],現代康復醫學越來越注重身心健康及生存質量,對于康復行業從業者而言,人文關懷能力已成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據研究[3-4],國內許多衛生高職院校雖已開展人文教育,但依舊存在醫學與人文孤立發展、人文氛圍不濃、師資缺乏、人文課程設置及教學設計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等問題,教學效果欠佳。為加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醫學人文素質培養,選取某衛生高職院校343名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了解其人文關懷能力現狀,現報告如下。
采取方便抽樣法,選擇某衛生高職院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34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年齡最小17歲,最大23歲,平均(20.36±1.2)歲,男生116人,女生227人。排除標準:有人際溝通障礙或心理問題的學生。
1.2.1 調查工具 包括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一般情況調查表及人文關懷能力問卷(CAI)。一般情況包括學生出生日期、性別、民族、政治面貌、是否獨生子女、與父母關系等。CAI由美國Nkongho教授編制,包括理解、勇氣、耐心3個維度,37個項目。采用李克特7級評分法,“極反對”得1分,“極同意”得7分,有13個項目為反向計分。CAI總分為37~259分,得分越高,關懷能力越強,>220.3分為高水平,<203.1分為低水平,203.1~220.3分為中等水平,理解維度均分為76.4~84.0分,勇氣維度均分為62.5~74.0分,耐心維度均分為61.0~65.2分[5]。
1.2.2 資料收集方法 集中發放調查問卷,告知調查目的、調查方法、填寫要求、注意事項,要求學生獨立填寫。共發放問卷370份,回收有效問卷343份,有效回收率為92.70%。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百分比、均數、標準差等表示,行t檢驗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343名學生中,一、二、三年級分別為143人、106人和94人;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分別為123人(35.86%)、220人(64.14%);學生干部107人(31.20%),非學生干部236人(68.80%);城鎮學生 154人(44.90%),農村學生 189人(55.10%),見表1。
25人(7.28%)CAI得分較高,78人(22.74%)處于中等水平,240人(69.97%)處于較低水平。
比較不同特征學生CAI得分發現,不同年級、是否為學生干部、與父母關系是否融洽學生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三年級學生CAI總分及3個維度得分明顯高于一、二年級學生(P<0.05);學生干部CAI總分及理解、勇氣維度得分均明顯高于非學生干部(P<0.05);與父母關系融洽的學生CAI總分高于與父母關系不融洽的學生(P<0.05),見表3。
本研究從理解(對人、物及環境的認識)、勇氣(主動關愛和應激處理能力)、耐心(堅持和容忍能力)3個維度了解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學生這3個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常模(P<0.05),與雷海露等[6-7]的調查結果一致,可能與中西方文化及教育模式差異有關,提示我們重視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直接影響康復服務質量,急需找到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方法。

表1 學生一般情況
表2 學生CAI各維度得分情況(±s,分)

表2 學生CAI各維度得分情況(±s,分)
t值本組學生(n=3 4 3)P值維度 常模(n=1 3 8 8)8 0.2 2±7.5 6 6 8.2 5±1 1.5 7 6 3.1 1±4.1 9理解勇氣耐心7 5.4 1±7.9 6 5 9.4 9±7.9 9 4 8.8 6±4.7 6 1 7 5.4 2 1 3 7.9 1 1 9 0.1 1 0.0 0 0 0.0 0 0 0.0 0 0
表3 不同特征學生CAI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s,分)

表3 不同特征學生CAI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s,分)
理解性別項目 n 1 1 6 2 2 7家庭居住地男女t值P值農村城市或城鎮1 8 9 1 5 4是否獨生子女1 2 3 2 2 0是否學生干部1 0 7 2 3 6年級t值P值是否t值P值是否t值P值大一大二大三F值P值不融洽一般很融洽F值P值不融洽一般很融洽F值P值1 4 3 1 0 6 9 4與父親關系6 8 9 2 4 8與母親關系4 6 0 2 7 9勇氣5 8.8 5±7.8 2 5 9.8 3±8.0 7-1.0 9 3 0.2 7 5 6 0.0 3±7.3 9 5 8.8 4±8.6 5 1.3 7 9 0.1 6 9 5 8.6 7±8.3 9 5 9.9 6±7.7 4-1.4 3 9 0.1 5 1 6 1.3 1±7.7 1 5 8.6 7±7.9 9 2.8 5 9 0.0 0 5 5 8.8 3±8.3 4 5 8.4 4±6.7 0 6 1.7 0±8.4 2 5 1.1 2 8 0.0 0 6 5 8.0 0±6.2 9 5 8.0 2±7.2 4 6 0.0 6±8.2 3 2.2 5 4 0.1 0 7 6 4.7 5±9.2 2 5 6.9 8±8.0 4 5 9.9 6±7.8 7 4.3 8 9 0.0 1 3 7 5.6 5±8.4 9 7 5.2 9±7.6 9 0.4 0 5 0.6 8 5 7 5.2 3±7.7 6 7 5.6 3±8.2 2-0.4 5 9 0.6 4 7 7 4.6 5±9.0 4 7 5.8 4±7.2 7-1.3 2 5 0.1 8 6 7 7.6 5±8.2 6 7 4.3 9±7.6 2 3.5 7 3 0.0 0 0 7 4.2 1±7.5 6 7 5.3 1±8.5 8 7 7.3 4±7.5 2 4.4 6 6 0.0 1 2 7 0.3 3±8.2 1 7 3.4 2±7.9 7 7 6.2 5±7.8 1 5.5 3 5 0.0 0 4 7 3.0 0±9.4 2 7 3.2 2±8.4 6 7 5.9 2±7.7 8 3.0 6 3 0.0 4 8耐心4 8.1 8±4.9 5 4 9.2 0±4.6 3-1.8 8 8 0.0 6 0 4 8.7 2±4.4 8 4 9.0 3±5.1 0-0.5 9 2 0.5 5 4 4 8.6 1±5.0 3 4 8.9 9±4.6 1-0.6 7 6 0.4 8 7 4 9.5 6±4.7 2 4 8.5 4±4.7 5 1.8 5 0 0.0 6 5 4 8.4 9±4.8 7 4 8.2 2±4.3 3 5 0.1 4±4.8 6 4.9 0 0 0.0 0 8 4 6.1 7±7.1 7 4 7.8 5±4.0 8 4 9.2 8±4.8 7 3.9 9 3 0.0 1 9 4 7.2 5±1 0.2 4 4 7.2 3±4.6 1 4 9.2 3±4.6 4 4.6 7 1 0.0 1 0總分1 9 2.3 2±1 8.0 2 1 9 4.0 8±1 8.7 0-0.8 3 7 0.4 0 3 1 9 3.6 8±1 7.4 0 1 9 3.2 5±1 9.7 5 0.2 1 7 0.8 2 8 1 9 1.5 4±2 0.3 8 1 9 4.5 8±1 7.2 5-1.4 6 5 0.1 4 4 1 9 8.5 0±1 8.6 8 1 9 1.2 1±1 7.9 5 3.4 4 0.0 0 1 1 9 1.2 6±1 9.0 9 1 9 1.2 4±1 6.0 0 1 9 4.4 1±1 8.9 5 6.9 0 4 0.0 0 1 1 8 4.1 7±1 9.3 0 1 8 8.6 6±1 6.9 0 1 9 5.4 4±1 8.6 7 5.3 2 6 0.0 0 5 1 8 6.2 5±3 0.2 9 1 8 6.6 0±1 8.7 7 1 9 4.9 3±1 7.9 5 5.1 9 3 0.0 0 6
表3顯示,不同年級、是否為學生干部、與父母關系是否融洽學生人文關懷能力存在顯著差異。三年級學生CAI總分及3個維度得分明顯高于一、二年級學生(P<0.05),與馬芳等[8]的研究結果相似,這可能與學生三年級時進入臨床實習,在和患者接觸的過程中學習醫患溝通技巧、進行醫學人文關懷有關。學生干部CAI總分與理解、勇氣維度得分顯著高于非學生干部(P<0.05)。學生干部在增強班級凝聚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他們不僅要履行自身職責還要服務其他同學,而這都有助于提高其人文關懷能力。與父母關系是否融洽學生人文關懷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與父母關系越好,CAI總分及理解、耐心維度得分越高(P<0.05),與汪文萍等[9-10]的調研結果一致。家庭是學生的啟蒙地,影響學生人格形成,在父母關愛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感知愛,帶著愛和別人相處。
筆者認為,應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調整人文課程設置,將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借鑒國外人文教育經驗,結合我國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文教育現狀進行改革,構建完善的符合臨床康復工作需求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文課程體系,運用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具有精湛技能、高尚職業道德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