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娜 徐明 張好徽
摘 要:《土木工程材料》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主要和基礎課程。本文圍繞《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根據其具體的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型課程的改革,同時在改革中進行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 應用型課程改革 實踐
目前很多土木工程單位都發來了反饋,其中點明了現在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非常差,而且對土木工程材料專業知識掌握的也不夠。通過這一反饋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對學生進行法土木工程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是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一味的向學生灌輸材料的構成以及性能特點等教學知識,這樣只會使學生失去對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會影響到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院校應該進行應用型課程改革,以此來提高院校的教學效率[1]。
1《土木工程材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土木工程材料》教學的內容復雜,且沒有良好的邏輯性
《土木工程材料》的內容知識十分復雜繁多,而且其涉及的方面特別廣泛,不同的材料之前也沒有明確的橫向聯系。在教學當中,屬于敘述性的內容較多,而且各個知識點之間也無法進行緊密連接,這使整個課程顯得沒有良好的邏輯性。而這些問題也導致學生在學習《土木工程材料》時,不能準確找到知識的重點,再加上枯燥的教學內容,也使得學生很容易失去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也會直接影響《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學質量。
1.2《土木工程材料》的教材內容過于落后
最近幾年,我國的社會經濟在飛速發展,很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工程項目也被建造了起來,而這也使得土木工程領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很多新技術和材料也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受到復雜繁多建材種類的影響,土木工程相關的標準也被不斷完善和更新。但是《土木工程材料》的教材編制周期以及出版周期時間都比較長,這也使得《土木工程材料》的教材知識要落后于土木工程相關建材標準的更新和使用,這也導致《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學要比實際工程落后很多[2]。
1.3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目前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都具有高實踐、高應用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無法實現對土木工程的實際應用,這也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若想要為國家培養應用型人才,《土木工程材料》的課程教學必須向應用型發展和改革。
2《土木工程材料》應用型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2.1將教學內容進行完善
土木工程的專業課程最主要的便是基礎課和專業課,而《土木工程材料》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學生會學習到相關的施工技術、結構設計等知識。而對于學生日后的就業,《土木工程材料》課程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土木工程的發展以及國家環境保護的影響,黏土磚材料早已被新型的墻體材料所代替。新型的墻體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還可以使很多工程的生產成本節省下來。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新型材料更是不斷涌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講解傳統的建筑材料之外,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將教學的內容進行更新和完善。
2.2改革教學模式和理念
2.2.1明確教學目標。第一堂課不論是對《土木工程材料》還是其他課程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第一堂課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情況,而學生也會對教師有相應的第一印象。教師在第一堂課也需要明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然而目標既不能設置太高也不能太低,既不能影響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還要將課程的內容完成。
2.2.2結合案例進行教學。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很多工程事故都是因為建筑材料出現問題導致的。因此,將這些案例引入到教學之中為學生進行講解會更有說服力。而通過教師對案例的分析,學生也能深刻體會材料對土木工程的重要性,進而會更重視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此同時,借助工程案例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案例原因進行分析,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要想培養應用型人才,院校也需要增加對學生實踐和科研能力的訓練,將理論教育與科研實踐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教學體系,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也需要時刻關注科研動態,以便能及時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學科的相關信息以及國家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實時更新教學的內容,避免出現教學內容滯后的情況出現。其次教師也需要根據土木工程領域重點研究的實驗選題,并在教學實驗中引入最新的技術成果,以此來提高實驗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和創新性[3]。
2.4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由于收到土木工程單位的反饋,院校也應該注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高。而當學生進入實習期時,學生也需要按照單位規定的時間上下班,到了晚上也需要準時回到宿舍,這一點便需要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定期寫學習心得,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當實習期結束之后,指導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對實習期間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并書寫實習報告。
結束語
想要促進土木工程領域的發展以及培養更多優秀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型課程進行改革是必然的,通過找出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并將其進行完善,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土木工程材料》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也可以有效促進《土木工程材料》應用型課程改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冰,蓋曉連,邰連河, 等.CDIO模式在民辦高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15):231-231.
[2] 傅博,程臻赟.基于開放性實驗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33):105-107.
[3] 徐方,朱婧,顧功輝.新形勢下《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型教學方法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3):144-145.
作者簡介:郝麗娜(1985—),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土木工程材料》應用型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