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要求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及語文表達能力。因此,我國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法開展作文教學,使小學生對作為學習產生興趣。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受到我國應試教育模式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導致分層教學法失去應用的教育價值。針對此種教育現狀,應對小學作文教學進行改革,改革教師教學觀念,全面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本文基于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小學作文分層教學法的必要性,及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 作文 分層教學 必要性
引 言
小學作文在語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培養小學生形成語文知識運用能力,鍛煉小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小學生個性化發展。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難以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利于小學生未來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教育部門對小學作文教學提出改革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新教學理念,運用分層教學法,激發小學生對作文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要求。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學生寫作數量
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我國應試教育模式影響,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對小學生提出寫作硬性要求。要求小學生寫作速度,并根據考試內容設計作文教學內容,使小學生對寫作學習失去興趣,不利于小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在規定時間內對小學生規定寫作字符。使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僅是注重寫作速度、數量,難以保障作文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運用此種教育方式,導致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受到硬性要求約束,難以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不利于小學生未來發展。
(二)忽略培養創新意識
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引導,有效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創新型人才培養要求。但大部分小學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根據經典文章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并以經典文章作為基礎,要求小學生進行創作。導致小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斷運用一樣的主題,對小學生形成創新思維產生負向影響。并且,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受到時間限制,難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從而降低作文教學成效。同時,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與小學生進行深入交流,使小學生難以產生情感體驗,不利于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
二、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必要性
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或經典文章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教育。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對小學生進行作文常規訓練。并對小學生提出硬性要求,使小學生在創造過程中,難以體會創作的樂趣,從而使小學生對作文學習失去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法,能根據小學生實際寫作情況,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鍛煉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有效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同時,教師能根據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科學的調整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對作文學習保持興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要求。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對小學生未來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三、小學作文教學中分層教學法應用策略
(一)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分級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時,應根據小學生認知能力進行分層。如根據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小學生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但教師不應以此對小學生命名,避免傷害學生自尊心。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自主取名,提升小學生寫作興趣。同時,教師根據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對學生進行表揚,不斷激發學生寫作欲望。還能激發學生自信心,使學生在未來發展中,形成良好的寫作素養,滿足素質教育對小學作文教育要求。
(二)尊重小學生個性化差異
小學作文教學分層后,各層次之間的學生表現出不一樣的學習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并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如教師對初級層次的學生,應鼓勵學生多創作,并對語句表達錯誤的地方,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對中級層次的學生,教師應培養學生情感表達能力,運用合理的修辭手法,提升作文質量。對高級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學生創作主題新穎,能表達出真情實感,使作文成為學生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全面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三)對小學生個性化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小學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應根據學生寫作實際情況,定期調整教學方式。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避免抑制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寫作熱情,不斷鍛煉學生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避免對學生提出硬性要求,應要求學生自己決定寫作主題,教師從旁進行引導。主要對學生字、詞、句進行改正,促進小學生個性化發展。全面提升小學寫作教學水平,體現出分層教學法的教育價值。
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對小學作文教學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更新教學觀念,運用分層教學法,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小學生形成創新意識,促進小學生個性化發展。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小學教師應認識到分層教學法的重要性,并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分級教學,尊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小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從而發揮分層教學的價值,滿足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 經婷婷.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232+234.
[2] 池達連.小學生語文作文“詞窮”現象分析與教學對策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7(22):80-81.
[3] 曾超利.精誠合作巧學作文——小學中段“輪船”作文教學模式實踐與探究[J].亞太教育,2016(29):152-153.
作者簡介:黃顯毅(1982.10.25),男,籍貫:貴州貴定,學歷:本科,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單位:貴州省貴定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