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 岳慶利 孫峰
摘? 要:在大學的體育教學中,很多方面都運用到了通識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非專業性質的教育,它是基礎教育、過渡教育和整合教育的結合,對當今社會高校的教育的促進與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時它在當今社會高校的教育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進行改革以解決。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通識教育的概念及其內涵,其次介紹了通識教育與大學體育教育之間的聯系,最后從3個方面闡述了通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改革。以此僅供相關人士進行參考。
關鍵詞:通識教育? 大學體育教育? 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160-02
通識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是高校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在傳統大學體育教育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對學生的體育技能的培養,著重點在于應對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學校需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一定的改革,從而真正地達到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的質量。
1? 通識教育的概念及其內涵
通識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種類別,其思想起源于古希臘。在19世紀的時候,由于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細致、學生所學的知識太過細碎、關聯性不強等,學生只知道自己所學專業的內容,對于其他專業學科毫不了解,對于自己所學的內容不能靈活運用,不能滿足社會對于自身技術人員能力的要求。因而,在那個時候的教育學家們創造出了通識教育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并對不同的學科有著一定的認識,進而能將不同的學科的知識進行融會與貫通,最終能夠培養出完全符合社會需求的、有社會責任心與公德心、身心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1]。作為大學生,通識教育是其學習過程中必須接受的一種非專業性教育。它能夠對學生進行非專業性的技能的培訓,培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了解與對職業態度、技能的了解與運用,幫助學生全面發展,進而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通識教育是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使學生能夠有自己完整的學習思維與學習方法,讓學生對人類歷史與當今世界有一定的了解與認知,不至于與世界脫軌,遠離社會與人群。
2? 通識教育與大學體育教育的聯系
大學體育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組成成分之一,我國大多數高校都有開展這一公共基礎課程。它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與心理,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當今社會中,企業對于學生的人才綜合素質極為看重。而體育綜合能力作為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成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素質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文化素養[2]。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各個層次的教育需要進行細致分析,需要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且進行考核時,應結合實際操作進行評估,而不是單純地依靠考試成績,進而能對學生的真實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與掌控,從而更加便于教師制定下一階段的教學方案與教學目標。但在當今的大學教育模式中,大學體育只是單純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教學,為了應付最后的考試而存在,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培養并不重視,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影響。學生受教師的影響,對于體育教學也并不重視,在上課時不認真,體育技巧學習不到位,對體育文化與體育的重要性也不夠了解。
3? ?通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改革
(1)通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目標的改革。
通識教育下的大學體育教育的改革目標在于對教學主體的重視程度加深。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鼓勵學生的自我發展,提高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創新能力。并且,對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學校與教師應加以判別與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全面發展。大學體育教育是大學教育中一種開放性的、對價值觀念的教育,它通過對體育的學習,開闊學生的眼界,加強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進而培養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與自我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幫助學生成為能夠進行自我創新與符合社會期待與需求的復合型人才[3]。
(2)通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中方案的改革。
在當代教學模式中,大學體育的自主學習建設是大學體育改革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自主學習建設指的是教師通過教學目標與教學的實地情況,對教學計劃不斷進行變化與改革,確保教學目標得以完成且具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學生對于教學的內容能夠理解并予以實際的應用。而創辦體育運動社團則是進行大學體育改革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創辦體育運動社團,邀請相關教師進行教學與指導,給熱愛體育運動的同學提供一個可以與相同愛好者交流的良好平臺,也給其他感興趣的同學一個課余進行學習體育文化、鍛煉身體的途徑。同時,體育運動社團的成功開設還能夠吸引部分平時不愛體育鍛煉的同學的注意力,強調體育鍛煉及體育課程的重要性,提高在同學心中的地位。
(3)通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中教學評價的改革。
教學評價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表現出學生自我學習的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狀況,進而更好地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從而促進教學改革的進程,提高教學的質量。因此,一種正確的教學評價手段對于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只有正確的教學評價才能對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錯誤的教學評價不僅會導致師生之間對彼此的了解出現問題,還會引起教學方案的變化,根據錯誤的信息得到錯誤的教學方案進行錯誤的教學,其教學的質量顯然不會很高,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對學生的錯誤引導,導致學生形成錯誤的觀點與看法,其教學質量與效果不升反降[4]。在當今的許多大學里,在進行教學評估時,學生都是為了應付學校布置的任務,對評估并不重視。在評估的過程中,學生大多都沒有對評估內容進行思考與分析,也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真實的評價,而且敷衍了事,解決學校布置的任務。這種評估所得到的結果便是錯誤的,并不具備參考的價值。學校必須對教學評估的方法進行改革,使學生認識到評估的重要性,認真地對待每一次教學評估,從而改進教學的方案,提升教學的質量。
4? 結語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向前發展,與之相應的,學校的教學模式也應緊跟時代的腳步,發生一定的變化,不斷地將通識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大學體育教育中,融入到其他的各個方面,以此來達到社會的要求,滿足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曉英.通識教育視野下“科學運動與健康促進”課程建設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8):120-122.
[2] 陳霄萌,王蒙,何映東,等.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生對任意選修課程的態度及需求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7, 37(3):376-380.
[3] 孫婧,張蘊甜.我國大學課程研究的知識基礎和熱點問題——基于高等教育領域13本CSSCI期刊2007-2017年刊載文獻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11):84-89.
[4] 蔡基剛.日本科學家諾貝爾獎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改革開放高校英語教育40年反思[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