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樹才 楊睿
摘? ?要:精準醫療是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學與大數據科學交叉應用發展起來的以個體化診療為基礎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本文就精準醫學背景下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改革進行探討,介紹了精準醫學理念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改革措施,以期更好的提高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效果,培養更加滿足精準醫學時代的合格醫學生。
關鍵詞:精準醫學? 生物化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c)-0208-02
精準醫學是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和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突出個體化診療的新型醫學理念與醫療模式[1]。2015年1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從而掀起世界范圍內的精準醫學浪潮。精準醫學是臨床醫學的未來發展趨勢,也是醫學課程的改革方向[2]。生物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它的理論和技術已滲透到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與基礎醫學各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和交叉,探索面向精準醫學的生物化學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3]。本文針對目前醫學生物化學教學的不足,探討精準醫學背景下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以期培養出更適應于精準醫學要求的新時代醫學生。
1? 精準醫學
精準醫學又稱為精準醫療,是指通過現代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分析建立包括各種組學數據在內的大規模生物數據庫,再結合患者相關臨床數據綜合應用,在分子水平對患者疾病實現準確的分析,精確尋找患者發病的原因和治療靶點,從而對不同遺傳背景的患者做出精準的診斷。其次,再通過統計大量病例,臨床隊列研究數據,為患者建立電子病例數據庫,從而指導臨床醫生為患者制定出個性化的用藥和治療方案[4]。
在醫學實踐中,醫生如何實現精準的個性化診療是實現精準醫學的關鍵,這就要求醫學生和臨床醫師們具備精準醫學相關的知識架構和能力素質[5]。目前,國內各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與未來的精準醫學模式有明顯的差距,與精準醫學相關的組學、生物信息學、大數據分析技術等課程和教學內容開設較少,不利于醫學生的精準醫學素質的培養。因此,為了適應未來精準醫學發展需要,除了開設與精準醫學相適應的課程之外,也需要改革現有的醫學專業課程,加強醫學生精準醫學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作為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
2? 醫學生物化學改革方案
醫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主要是研究人體的分子組成及其在體內代謝轉變、相互作用的規律,從分子水平上揭示人體生命現象本質及疾病發病機制,是一門快速發展充滿生機活力的學科。在臨床醫學中,各種疾病發病機制的闡明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都需要生物化學提供必需的理論和技術支撐。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在新型藥物研制和開發中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當今醫學各學科研究早已進入了分子水平,現代醫學正在大踏步邁向精準醫學時代,精準醫學的快速發展和日趨成熟,離不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推動。未來的醫生必須具備精準醫學相關的知識結構,其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實現精準醫學目標的重要基礎。目前實施的傳統教學方式存在諸多弊端,導致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遠不能滿足精準醫學對醫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要求,探索精準醫學背景下的生物化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2.1 實施問題驅動教學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通過發現或提出問題、分析討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深刻全面理解知識點的豐富內涵及臨床應用,擺脫過去死讀書、強調機械記憶帶來的弊端。這對于醫學生精準醫學理念的培養和建立有重要的意義。以氨基酸代謝這一章節為例,由老師帶領學生發現問題,比如:人體氨基酸的來源和主要代謝去路有哪些?氨基酸在臨床上有哪些應用?對高血氨的患者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控制血氨?人體重要的轉氨酶有哪些?測定這些轉氨酶的活性有何意義?個別的氨基酸代謝缺陷能夠引起哪些疾病等問題,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問題的答案,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整體全面深入理解章節知識點及其關系,促進學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人體物質代謝的本質。
2.2 加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實施討論課是常見而且效果較好的授課方式,其有利于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利于教師的提高。在精準醫學背景下,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必須要開展以案例分析討論為主的討論課。在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精選出和授課知識點密切相關的臨床案例,并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深入充分的討論,來培養提高醫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其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在案例討論教學過程中,由于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對授課教師也是一個挑戰和促進,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2.3 強調生化知識與臨床的聯系
生物化學的許多知識點都與臨床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多種化學分子比如:血糖、血脂、血氨、同型半胱氨酸、轉氨酶等直接反映了人體的健康狀況,還有近年來發現的眾多腫瘤標志物分子,這些指標對于疾病的精準診斷治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醫生只有深入理解這些生化指標,再結合組學、病理、影像學、藥物等大數據才能對患者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對患者做出精準診斷和精準醫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案例分析、問題驅動、翻轉課堂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生化知識和生化分子的臨床意義,為做好精準醫學做好知識儲備。
2.4 加強醫學信息和大數據技術的教學
精準醫學的發展離不開組學和大數據的支持,組學和大數據技術已成為生物信息學的主流,隨著生物信息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生命科學領域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生物信息學已成為精準醫學的強力助推器。因此,為了適應新時代醫學生精準醫學素質的培養,除了單獨開設醫學信息學課程之外,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學過程中,也要進行生物信息學基礎能力的培養。
3? 結語
在精準醫學的發展趨勢下,醫學生物化學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契機和挑戰。在新的形勢背景下,必須改變目前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實施蘊含精準醫學理念的課程建設,才能培養出大量適應未來新型精準醫療模式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曉宇,刁天喜,高云華,等.美國“精準醫學計劃”解讀與思考[J].軍事醫學,2015(4):241-244.
[2] 李娜,馬麟,詹啟敏.邁向精準醫學[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9,26(1):3-6.
[3] 馬永超,趙志軍.精準醫療背景下我國醫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10):26-27.
[4] 李娜,馬麟,詹啟敏.科技創新與精準醫學[J].精準醫學雜志,2018,33(1):3-5,8.
[5] 霍春月,吳常偉.精準醫學背景下臨床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人力資源管理,2018(11):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