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中國人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對食品的質量安全尤為看重。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著 14 億人的生命安全。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對食品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仍然有部分問題是沒有得到解決的,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們還需要更好的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等制度,從根本上重視和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
【關鍵詞】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法 完善
食品行業作為經濟發展中最基礎重要的一環,著重其立法執法并探究現有的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關乎著國計民生。我國的食品安全制度對于保障食品安全與經濟發展的意義尤為重要,對其的探究就顯的極為必要。
一、我國食品安全制度的現狀及不足
首先表現在單一的安全風險評估主體。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在風險評估的方面相對來說比較完善,很具體的對評估的情形和程序進行了說明,雖然如此,但該制度在實踐中仍出現了很多問題。在該法中,將評估主體定為專家委員會,但這一委員會卻是主體片面單一,在專家們利用嚴謹的數據和科學的分析中,得出結論。[1]這一體制確實是能夠在客觀上反映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風險,但專家們所熟悉的領域不夠現實生活中的廣闊,他們所得出的結論并不能真實反映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體制就屬于客觀的、公正的。
其次表現在不完善的信用檔案制度。目前,我國在《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制度的建立及監督做出了相關規定,對食品安全隱患的相關責任人進行約談以及約談的后果做出了規定,這兩項制度開始實行后,對社會的食品安全起著重大的意義。[2]對于大企業來說,使用建立完整的信用檔案這一制度,是非常有效的,但我國小作坊、小攤販數量眾多,使得在進行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之時變得非常困難。這些小作坊的生產者并不完全了解這一行業的食品安全標準,單純以巨額的利潤為目的而進行加工制作,并不便于管理和監督。不僅如此,多數生產者認識不到這一制度的必要性,導致在具體進行實現時,無法實現信息完全共享,并不讓公眾所熟知,對其的監督和管理產生了局限性。[3]
最后表現在監管存在漏洞的網絡食品銷售。網購的形式導致消費者所享有的知情權得不到很好的運用。無實物的情況下,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并不能完全明確所購買的產品、食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或食品標準。因此商家會利用這一漏洞,通過刷好評等方式,來加大消費者對其信任度,在出現問題之后,也只能通過協商退款來解決問題,若等到第三方平臺在介入時,無疑手續繁瑣,從而使維權的難度和成本都進一步增加。
二、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
通過專家評估模式可以系統化的對食品安全風險進行預判,專家們在其掌握的領域具有絕對的專業知識和地位能力,使評估的結果更加科學和規范。但人民群眾對于食品安全風險的預測并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作為依據,而更多的是根據其感性的認知,對于專家風險評估做不到更好的理解,唯有通俗直白的公眾對話,公開質詢等直接了解的方式,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就會有受到群眾的歡迎和更多的參與性,也使結果更容易為群眾所理性的認識和接受,不再受到專家群體的局限性,安全評估的結果就會更加的客觀。所以在社會生活中評估專家的專業知識也應受到一定的質疑,權力也應受到部分局限性,這是因為社會監督必不可少,群眾的質疑與建議也應當適當接納。[4]
(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制度
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的建立并沒有全方面的扎根到食品安全生產領域,檔案的建立做不到及時的更新,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的監督工作也面臨著很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使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制度更好更科學的發揮其在食品安全衛生保障方面的作用,各級政府要規范建檔,按照“一戶一檔,誰監管、誰建檔、誰負責”的原則分區建立。具體的方法是政府根據地域劃分區域,每個區域要求有一位負責人,負責區域內的每個商戶,敦促他們建立起相應的信用檔案,責任人要把檔案的建立落實到每個企業商戶。政府可以與其他部門合作,靈活的把執法監督和檔案的建立工作密切的結合起來,穩中推進提高建檔工作效率,發揮信用檔案在食品安全中的重大作用。
(三)完善網絡食品銷售平臺制度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購的人急劇增加,為了促使消費者養成良好的購物習慣,使其能夠快速實現自己消費者的權利,首先執法部門應當全面、有效地對網絡食品平臺進行監管。其次,第三方平臺應要求商家繳納一定數額押金作為先行賠付機制中的先遣資金,貫徹全方位保護消費者各種權益。對于企業而言,追求盈利是其天性,但是不能因此而拋棄了其本應當有的社會責任感。[5]要提高企業生產者的違法成本,建立嚴格的法律懲罰制度,讓生產經營者有所顧忌,不能完全依靠企業生產經營者的自身道德作為約束;完善企業的自律自查機制,敢于承擔社會責任,和政府一道進行科學安全的管理,贏得社會的信任,讓老百姓真正安心。
三、結語
就目前來看,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運行。為了充分發揮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作用,還應當對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充分建立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努力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讓食品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參考文獻】
[1] 薛斌.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制度分析與對策研究[J].法制博覽,2019(17):203.
[2] 李遜瑜.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徑[J].法制博覽,2019(35):111-112
[3] 蔣維永.歐盟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
[4] 李墩賢.歐盟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演進[J].法制與社會,2010(10):53.
[5] 梁晨.網絡餐飲食品安全風險規制的理念塑造與制度完善[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19(11):43-48.
作者簡介:桂麗平(1991-),女,漢族,安徽省安慶市人,學歷:法律碩士,單位:上海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