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珍 趙偉偉 常洪平 陳艷
在油公司體制建設中,本著“專業化,精細化”的原則,油田把所有注汽站從各管理區剝離出來統一運行管理。而隨著油公司改革的推進,我們進一步變革思維,創新工作思路,改進方式方法,健全工作體制機制,實施專業化方法、機制及措施,實現企業持續有效和諧發展。
(一)開拓創新,再接再厲,全面促進提質增效升級
強化生產運行,“量”“質”并重贏產量。面對體制機制的較大變化,堅持高質量注汽理念,精心調配汽驅井、吞吐井,縮短注汽井占井時間,加快注汽運行節奏,推行優化“3+1”注汽運行模式,合理安排鍋爐、管網和注汽井,實現注汽效益最大化。加大生產運行力度,強化各環節的銜接,提高設備生產時率。及時掌握作業進度,做好工藝、地質、作業、采油及外部隊伍的緊密銜接,實現生產運行有序快速高效。
一是優選高干、 過熱鍋爐注汽。在注汽任務允許的情況下,優先選用高干、過熱鍋爐進行注汽,確保注汽品質;二是合理調整注入速度。嚴格執行設計方案,查看注汽井史,結合周期注汽量、壓力、單位注入量,合理調整單井注汽速度。同時全部應用單井計量,確保注汽總量;三是汽驅-吞吐合理搭配。遵循壓力平衡、汽量協調的原則,在注汽驅井時,以汽驅井為主,以汽驅帶吞吐、以汽驅調吞吐。在注轉周井時,采用n同步或“1+n”同步法注汽;(n同步:n口轉周井同時注汽、同時完注,由于周期注汽量可能不同,通過對每口井的注汽速度精確調整,以達到同時啟停的效果,充分實現注汽效益最大化。1+n同步:以1口注汽量大的轉周井為主,其他n口轉周井根據計劃安排及時加入,精確調整每口井的注汽速度,1+n口轉周井不同時注汽、同時完注。)四是優選優化注汽路由。實施“3+1”并組編組運行法,將水處理設備、鍋爐、固定管網連通(三并組),拓寬注汽渠道。根據注汽井的實際位置,現場勘查,優選水處理、鍋爐、管線路由、注汽井(一編組),降低沿途損耗,確保注汽質量;五是全程提干。鍋爐出口高干,沿途全線高效保溫,定制異型井口保溫罩,補償器全保溫,定制卡箍保溫罩等多方面措施,降低散熱損失,實現全程提干。
設備管理精中求細,提高注汽服務能力。實施柱塞泵變頻器冷卻系統改造,由自然風取代空調或排風扇降溫,實現單臺改造節電5000度/年。 推行“我的設備我維護”,實行主副設備承包辦法及工作寫實制度,極大地提高了一線員工參與設備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解決了倒班制設備全面管理的難題。完成部分站區排污系統改造。在上級領導及部門的支持下,先后對中心6個注汽站的排污泵進行更新,更換為型號為65WF-B的自吸泵,并對排污系統進行優化改造,有效解決了液下排污泵投產時間長排污能力不足、維修費用高、排污難的問題。
(二)落實責任,創新管理,QHSE管理保持全閉環
狠抓直接作業環節管理,確保風險受控。對“7+1”直接作業環節進行系統學習,嚴格按照直接作業環節工作流程“十步法”操作,積極組織開展JSA分析,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透徹分解、徹底消除,并結合勝油HSE【2017】60號文《勝利油田安全環保視頻督查考核暫行規定》做好《視頻回看記錄》。
抓實應急管理,提高應急水平。應急處置方案(2017版)編制。根據分公司及采油廠的要求,中心召開專項會議,組織人員多次進行現場模擬、桌面推演,對應急處置方案進一步修訂。條理更清晰、主次更分明、責任更明確,進一步提高了全體干部職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和責任意識。
安全“三基”夯實QHSE基礎。精準定位,練基本功,抓實安全“三基”工作。加強安全“三基”學習與宣貫,夯實安全“三基”,建立安全“三基”工作常態機制?;鶎咏ㄔO方面:健全完善基層HSE組織、制度及操作規程,建立基層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基礎工作方面:抓好交接班、巡回檢查、班前會等制度的落實,深入開展“全員安全診斷”活動,筑牢風險識別管控和隱患排查整改防線;基本功訓練方面:抓實班組日常教育、班組安全活動及崗位實操演練,提升廣大員工“會安全、能安全”能力。
(三)效益優先,多措并舉,經營管理尋找新突破
健全績效考核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油田、采油廠“經營績效+風險管控責任”考核體系內涵,深化“1+2+2”績效考核體系在本單位的執行落地,推進本單位“經營績效+風險管控責任”考核體系的全層級覆蓋,以價值量化推動效益化考核,切實發揮好績效考核引領作用,促進中心提質增效持續發展。
以成本控制為“關鍵”,強化預算管理。在預算管理中,突出價值引領和效益導向,以“兩保兩控四強化”為預算分解原則,著力強化資源結構優化、成本單耗控制及自營能力挖潛,促進提質增效管理升級。我們及時將完全成本及能耗指標下切到各基層單位,實現責任壓力層層傳遞。
優化人力資源,拓寬創收渠道。一是做好人力資源內部優化。結合各隊工作量不均衡和人員結構現狀,打破隊與隊之間的界限,對人員進行靈活調整,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內部挖潛。 即把當月無注汽工作量或工作量小的隊的人員調整到工作量大的隊,進行中心內部的勞務輸出創效,中心并配套做好內部人員流動考核。如:注汽勞務輸出隊、輸入隊對共同的注汽時間進行分成:注汽時間甲方隊上占30%,小班人員占70%。二是盤活人力資源,完善外部創效機制。加強短期離崗、提前退休或內部退養政策的宣貫力度并做好相關工作,秉承“走出去、創效益”的理念,積極采取措施盤活人力資源,完善外部創效機制。自覺動起來,從等采油廠“搭臺子”“鋪路子”變成自己“想點子”、敢于“邁步子”,主動走出去找項目,全力打開創效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