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梁生樹
黨代會年會,成為黨委年度總目標“定調會”、經濟社會發展“決策會”、基層黨建工作“部署會”,突出了其“舉旗定向”功能

“田峪村不是貧困村,我覺得現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請問李書記,我們村民的技能培訓怎么辦?”
提問者是照金鎮田峪村黨支部書記、鎮黨代表趙跟良,被問者是黨代會年會質詢環節主持人、照金鎮黨委書記李加強。
一向習慣鼓掌、畫圈的黨代表們,對趙跟良的“刺”多少有些不適應,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他,等待主持人給他“臺階下”。
“黨的會議上我們都是同志關系,你應該把我的職務去掉,直呼李加強同志就更完美了。請鎮上分管農業的丁二強同志來回答你的提問。”李加強真誠地回答,讓黨代表們更顯意外。
“黨代表還可以這么當?”成了照金鎮這屆黨代會年會上的話題。
試點兩年的基礎上,2016年起,銅川市在全市縣區、鄉鎮兩級中全面推行黨代會年會制。增加會議數量的同時,確保會議質量。
黨的十八大提出“試行鄉鎮(街道)黨代會年會制”,中組部緊接著下發了“試行鄉鎮(街道)黨代會年會制的意見”,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黨代表工作室的銅川市被中組部確定為“黨代表任期制工作聯系點”。
2014年初,王益區承擔了鄉鎮(街道)黨代會年會制試點工作。
“黨代會實行年會制,與全委會職責權力怎么設置?和人代會功能定位怎么界定?”王益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東升說,這是試點階段急需探索的問題。
兩年的探索實踐,鄉鎮(街道)黨代會年會成為黨委年度總目標的“定調會”、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會”、基層黨建工作的“部署會”。
2016年,銅川市又邁出了一大步,在全市所有區縣推行黨代會年會制。
審議黨委、紀委工作報告,研究黨建重大問題,開展黨代表提案,進行民主測評,基層黨建述職等成為縣鄉兩級黨代會年會的主要內容。
為凸現黨代會的最高決策和領導監督地位,縣鄉黨代會年會安排在“人代會”之前召開,用年會形成的決議、思路來指導“人代會”。
“縣鄉黨代會年會,突出全面從嚴治黨,聚焦黨的建設,真正發揮統攬全局、謀劃全局的舉旗定向作用。”銅川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剛說。
2016年1月15日,王益區出臺了“鎮黨委和區直部門黨工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意見。
這份被黨員干部稱為“10+4”的文件,是王益區首屆黨代表年會上的重要成果,經過黨代表的審議和表決,年會結束不到一周時間就得以簽發。
不斷探索實踐,銅川市縣鄉兩級形成了黨代會定方向、人代會促落實、政協會抓議政的決策和推進機制,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加強。
宜君縣五里鎮因國道穿鎮而過,曾被稱為“小上海”。隨著西延高速公路建成,五里鎮失去往日的紅火。
在“80后”鎮黨委書記陳偉的眼里,比表面風光不再更可怕的是,干部群眾精神面貌中表露出的“大戶人家沒落后的暮氣”。
“五里鎮必須要進行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這是2018年初,鎮黨代會年會上,陳偉所作黨委工作報告開篇語。
分組討論中,黨代表們干事創業激情被點燃。
“我們川道有4300畝良田,為什么大多數群眾只愿意種收入微薄的玉米?”
“種玉米保穩、省心。”
黨代表們有人問,有人答。
“不種玉米種什么?”
黨代表們期待鎮黨委的回答。
集納各方良策后,這次黨代會年會上通過《五里鎮5年發展規劃》。明確了“蘋果滿塬、核桃滿坡、蔬菜滿川”的發展模式。同時,確定一名副鎮長主抓規劃落實。
年會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涉及5個行政村的4300畝川道地,全部被流轉回來,龍頭企業已進駐。
“有鎮黨委出面,再難的事也能落實。”張軍民是興市村黨總支書記,興市是五里鎮的“白菜心”。
過去村民們都嫌村容村貌臟亂差,但讓誰家拆都不愿意,大家都在觀望。自從鎮上黨代會年會中提出爭取棚戶區改造重點鎮的目標,并被上級確定后,村民們的態度慢慢變了。
敏感捕捉到這一變化的張軍民,主動“革了自己的命”。
他家的房子2014年才修好,光裝修花了39萬元,但也在改造拆遷的范圍內。流著眼淚,將自家僅有的276平方米新房拆倒,成了村里的第一個拆遷戶。

▼建立黨代表視察調研制度,我市多次組織在銅川的省、市黨代表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基層黨建工作

▼“黨建聚力、村村聯動”模式引領果業種植安曉衛 攝
與此同時,他動員親哥哥當了“拆遷亞軍”。短短幾個月內,124戶村民完成了拆遷。
現在,張軍民舊居的不遠處,數棟安置樓已拔地而起,五里鎮作為商貿小鎮初具規模。
“一級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既要體現在組織能力的提升上,也要體現在戰斗能力的提升上,黨代會年會是這兩個能力提升的‘群策會’。”五里鎮鎮長鄭亞梅說。
趙跟良在黨代會年會上“一問成名”,他的底氣來自村民的期盼。
會后,丁二強帶來了區就業局的農藝師,到村上扎扎實實搞了三期文創編織培訓班,每期10天時間,一共150多人參加。
田峪村漫山無人問津的野桃核,現在成了村民手中的“金蛋蛋”。一個個枕頭、汽車坐墊和文玩手串,被游客爭相購買,不少村民因此年增收數千元。
趙跟良說,走在村里,黨員和村民夸他最多的話是:“你這個黨代表沒白選”。
黨員群眾沒白選的還有宜君縣哭泉鎮金牛村黨支部書記、鎮黨代表歐啟合。
金牛村地處太安鎮和哭泉鎮交界處,村里3.2公里爛泥路盼了多年就是修不通。一斤玉米比外村少賣2分錢還沒客商愿意來收。
2016年,哭泉鎮召開黨代會年會,歐啟合把修路的事作為一個提案帶到會上。
讓他和村民想不到的是,很快就有人來勘查,把彎道進行取直,路邊還栽了綠化樹。
當年秋收時,僅村民主產的玉米一項,戶均多收入500元。兩年多時間里,村里新買了60多輛小轎車,十幾臺農業機械。
在歐啟合的眼里,村民最大的變化不僅僅是收入的增加,更多是比以前聽招呼、愛傾訴了。
“基層黨代表生活工作在群眾中,了解群眾呼聲和訴求,通過參加年會發聲,表達出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心聲,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銅川市黨聯辦副主任屈銳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