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婆姨付凡平"/>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黨柏峰 王強 劉曉媛

▼幫助貧困戶戶均增收2萬元
“只要你不抱怨生活,生活永遠不會拋棄你。即使沒有雙手,容顏盡毀,我也要堅強地走下去,用愛心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活出自己內心的那份精彩!”
付凡平,人如其名,很平凡,但是,做出來的事卻不那么平凡——從農村婦女到公司經理,從受人幫助到無私助人。這一過程,于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尚且不易,更何況,對這位沒有雙手、容顏盡毀的陜北農村婆姨。
1972年,付凡平出生在黃河岸邊、壺口之濱的宜川縣云巖鎮宜世村,家里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她人長得漂亮,性格開朗,學習又好,“我從小就心氣特別高,總想著跳出農村,到城里當一名老師”。
然而,一場大火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啪的一聲,就感覺自己從天上掉下來了!”付凡平18歲生日前兩天,沖天的火光撕破了黑夜的寧靜,她失去了3個親人,還有她的雙手和容顏。
3個月后,付凡平才清醒過來,全身燒傷面積高達80%。她發現自己沒有了雙手,她不愿吃飯、不愿醒來,不愿接受現實。第一次照鏡子的時候,她傷心地大口吐血。
那一刻起,付凡平就沒有想過要活著。
可是面對這個殘破的家,面對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她又于心不忍。
“對于當時的我來說,生是一件遠比死更難的事,我只要一動,傷口裂開,到處都是血……”付凡平眼里泛起了淚花,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我根本不敢見人,一有人來,我就趕緊躲起來,臉上始終圍著絲巾!”
出院后,付凡平依然在生與死的邊緣徘徊,躺在家里不愿出門。
有一次,趁父母不注意,她艱難地挪動著身體,找到了農藥,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她連瓶蓋也擰不開。聽見動靜,父親跑過來,看到地上坐著哭泣的付凡平和旁邊的農藥瓶,這位從不輕易落淚的陜北漢子哭了。父親把付凡平輕輕地抱到炕上,一句話也沒有說。
第一天一大早,母親給付凡平收拾一新,父親帶著她來到了她熟悉的壺口瀑布前。眼前的壺口瀑布依然磅礴激蕩,汩汩滔滔。
“我是黃河的女兒,我要活下去,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付凡平聽著黃河的怒吼咆哮,突然有了生的渴望。
將蒙臉的絲巾扔進黃河的那一刻,她找到了活著的理由,堅持走下去的信念。
死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怎么活了!
“我不能成為社會累贅、家里的負擔,我要學會自理。”付凡平從最平常不過的吃飯、穿衣開始學習。可這對于失去雙手的付凡平來說,卻不是那么容易。
吃飯握不住筷子,付凡平就拿繩子把筷子綁到手上,開始練習,3個月后,她終于可以自己獨立吃飯。
“扣扣子,我也學了3個月。”付凡平說,“我媽看我辛苦,就讓我穿套頭的衣服,可我也是女人,我也愛美嘛,就想穿好看的衣服。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我總是偷偷地練習!”
半年以后,付凡平學會了自理。“除了針線活,其他的家務活我都會做。我還學會了寫字,別人講多快,我就能寫多快!”付凡平笑著說,“我常想,不管什么事,只要做,就一定會有希望!”
沒多久,付凡平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那時候,我覺得像我這么難看的人,怎么會有人看上?可人家來回跑了四五次,最后還是父親硬逼著我才見了一面!”回憶起當初的情形,付凡平的眼角掩不住笑意:“我老公心善,就覺得我可憐,才愿意照顧我!”
婚后,丈夫對她非常的體貼,更加堅定了付凡平活下去的信念,她不光要活下去,還要活得好。
“我覺得我就是老公的一個寶!”說起丈夫,付凡平渾身洋溢著幸福的光芒:“他從來沒有嫌棄過我,什么也不讓我干,總說只要有他一口吃的,就有我吃的,不會讓我餓著。這么多年來,每天早上都是先用開水沖兩顆雞蛋給我喝,然后才出去干活。遇到他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丈夫不讓她做飯,她趁丈夫出門偷偷地學。為了做一頓陜北人最喜歡吃的土豆絲,無法固定土豆的她,弄得渾身是傷,然而她從來沒有放棄。如今,她的廚藝在方圓百里都是拔尖的,做一頓二十來人的飯,對她來說易如反掌。
很快,兒子降生了。付凡平知道她不再是單純作為一個人活著,而是作為女兒、妻子、母親來活,為責任活著。
她總是在琢磨著想干點什么,她始終有一個信念,干總比不干好:“不嘗試,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是只要我去做,總會比現在的光景好上那么一點!”
1993年,看到養羊比較賺錢,也適合自己,她就跟丈夫商量養羊。丈夫不想讓她受累,可耐不過她的軟磨硬泡,于是付凡平成為了村上第一個放羊的女人。1999年,國家退耕政策實施,付凡平賣掉了羊,承包了300畝荒地植樹造林。閑不住的她,還做起了蘋果代辦、販賣洋芋和玉米的小生意。
2002年付凡平在宜川縣城開了一個手機店,那會宜川縣城也僅有兩家手機店。店開起來了,看到別家都在店里等客人來,付凡平就到大街上去推銷,“我是宜川第一個站在馬路上推銷手機的人,我要讓全縣人都知道,有一個長得特別丑的婆姨在推銷手機和卡。”付凡平調侃著自己。
別家店也學著她在店外推銷,她就跑到學校周邊給家長學生推銷卡,別家店跟著她的腳步到學校時,她已經把目光放到了農村……
付凡平一直沒有辦理殘疾證,她說,“我不是殘疾人,為什么要辦殘疾證?別人做的我都能做,我還比別人做得更好!”。
一路走來,周圍的人對她由同情變為佩服,由佩服變為關愛。一次次的努力,讓付凡平越來越有自信,她說:“人活著就是要靠自己,我不在意別人怎么說,我就是要把自己的光景過好!”
然而,命運女神并沒有始終眷顧這個倔強的女人。
2009年開始,頻繁吐血的付凡平多次入院治療,讓這個原本已有起色的家庭再次失去了色彩。2015年,付凡平身體好轉,丈夫卻又進了醫院,付凡平家成了貧困戶。
2015年8月,宜川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縣上把發展農村電商作為主推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舉辦電子商務培訓班。
得知培訓消息,付凡平立刻報名參加,她不僅把這次機會當作是學習,更當作是一家人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8月13日,走進教室,在大家異樣的眼光里,付凡平有那么一瞬產生了自卑、恐慌,但是她說:“別人怎么看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沒有電腦,我沒有雙手,但我要用鍵盤、用互聯網這些我聽都沒有聽過的東西,讓一家人過上好光景!”
付凡平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上課的時候聽不懂她就問,然后用手機錄下來,反復聽,反復記。然而最難的,還是從來沒有見過電腦的她,怎么操作電腦?
培訓班帶隊老師劉改梅回憶了當時的情形:“第一次見到付凡平的時候,我就覺得很震撼。當時班上都是大學生,她是年齡最大、唯一不懂電腦、唯一來自農村的殘疾婦女。剛來,她連電腦開關機都找不到,鍵盤不熟悉,她就將鍵盤畫在紙上回去背。培訓產品包裝,這對正常人來說都很難,她每一個要點掌握得比大多數學員好”。付凡平每天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培訓結束,她成了班上最優秀的學員。
回去后,付凡平開起了淘寶店,經營宜川土特產。拍照、傳圖、寫說明,每個環節她都親手去做。拍照是最難的,剛開始,掌握不好力道,觸屏勁兒一大,手機就歪,對不準要拍的東西,有時手機還會摔到地上。如此反復,一套程序下來得花好久。
沒想到的是,第一天晚上把圖上傳,第二天就有了兩單生意,“一單是5斤小米,一單是5斤核桃,雖然錢不多,但是讓我看到了希望。”兩個小小的訂單,給了付凡平莫大的鼓勵,也更加堅定了她的信心。
當年9月在云巖鎮政府幫助下,她創辦了“云果飄香”土特產專賣體驗店,線上線下共同經營。誠信經營讓付凡平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銷量不斷增加。11月,她注冊了自己的商標“蒙恩農場”,創立了“宜川縣蒙恩農場農產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
2016年,一條“旅游+文創+電商+扶貧”的路子為付凡平的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壺口瀑布景區,落戶了她“旅游+電商”形象推廣店。2017年,她在全省全域旅游培訓會上,被冠以“火鳳凰”的旅游品牌形象。2018年,在惠農網有了自己的“蘋安吉梨”,入駐“有贊商城”“每日優先”等銷售平臺。精品意識加之現代化的營銷手段,公司銷售額節節攀升,2017年銷售額達到350萬元。
事業的成功,也讓付凡平越來越自信。她最愛穿一襲紅衣,“我從小就喜歡紅色,就是要活出紅紅火火的風采!”付凡平充滿自信地說,“我覺得我和正常人一樣,可以做我想做的事,穿我想穿的衣服,活出自己的精彩!”

▼付凡平的夢想是帶領更多像她一樣的貧困戶、殘疾人脫貧致富,活出自己
18歲那場大火后,全縣人民捐款6萬元多救了他們兄妹的性命;縣委、縣政府和鄉鎮部門大力支持,給了她很多的照顧;剛結婚不會做飯,隔壁的大嬸總會端來熱乎乎的飯菜;剛做電商的時候,丈夫住院,鎮干部周末帶著家人和同事來幫收蘋果……一路走來,這一個個名字,都深深地烙印在付凡平心里。
“沐浴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到一個公司的負責人,享受了方方面面的扶持,得到了無數好心人的無私幫助。我沒有手不要緊,我一路走來有這么多的手!我要做的就是回饋社會,去帶領更多像我一樣的貧困戶、殘疾人脫貧致富,活出自己!”
2007年,付凡平在去寶雞眉縣販玉米時,認識了失去雙臂的孩子張路。看著眼前這個可憐的孩子,付凡平就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她開始資助這個孩子,幫他聯系去上自強中專。因張路重度殘疾,學校要求有人陪讀,而張路家里卻沒有能出來陪讀的人。
這可急壞了付凡平,她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去陪讀,這一決定立刻遭到一家人的反對,兒子更是不愿意。付凡平反復給家人做工作:“我沒有雙手都活得不容易,更何況沒有雙臂的張路,他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希望能為他做點事情,讓他有機會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于是,兒子被派去陪讀,直到2008年張路結婚,兒子才回來。張路結婚后,開了一個網吧自食其力。還練就了一筆好字,去海外發展。
付凡平的公司起名“蒙恩”,寓意就是讓自己時刻謹記黨和政府以及愛心人對她的幫助,懷著感恩之心創業自強。店內宜川縣環衛隊送來“真情捐助愛心永存”字樣的錦旗,見證著她對環衛工人送去的溫暖。她堅持參加“壹基金”捐助活動,為困難的人送去幫助。她免費培訓3期200多殘疾人,手把手指導學員注冊網店,教會他們操作技能,搭建創業平臺。通過“互聯網+公司+合作社+農戶”新模式,她已經幫助貧困戶戶均增收2萬元。
付凡平用行動詮釋著她的人生哲學——“用愛心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她說:“如今,我不光有了自己的事業,還開始站在講臺講課,教殘疾人和創業青年做電商。曾因大火被毀的當老師的夢想,如今又成了現實。這夢想成真離不開很多人的幫助,我也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尤其是殘疾人,讓他們看到,殘疾人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過得很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