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突出問題導向,統籌兼顧、綜合施策,破解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補齊制度短板,激發辦園活力,鼓勵引導規范社會力量辦園,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幼兒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
近年來,我區加速推進學前教育發展,努力回應群眾關切問題,通過完善政策制度規劃,建立多元辦園機制,全面落實獎補政策,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探索出了一種切合廣西實際的發展模式,創造了多元普惠園發展的“廣西經驗”,獲得了上級領導部門的肯定和業界的好評。目前,我區鄉鎮中心幼兒園覆蓋率已達99.6%,多元普惠幼兒園總數已達4 853所,占民辦幼兒園總數的49%,“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同時應該看到,由于我區學前教育發展基礎差、底子薄、欠賬多,學前教育仍是我區當前整個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十分突出,“入園難”“入園貴”依然是困擾老百姓的煩心事之一。為此,必須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優化布局與辦園結構、拓寬途徑擴大資源供給、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等多項舉措,切實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
一是在謀篇布局上做文章。要根據人口變化及城鎮化發展趨勢,以縣為單位制定幼兒園布局規劃,切實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列入本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招拍建設項目成本,選定具體位置,明確服務范圍,確定建設規模,確保優先建設。要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在每個鄉鎮至少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園的基礎上,著力做好村級幼兒園建設,抓緊完善縣、鄉、村三級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
二是在隊伍建設上花心思。當前,學前教育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素質不高、待遇偏低,已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為此,各地必須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完善學前教育教師補充、培養長效機制。要研究出臺學前教育教師編制標準,解決困擾學前教育教師的待遇、技術職務和社會保障等問題,切實維護學前教育教師權益,提高學前教育教師的職業吸引力。要將學前教育教師培養培訓納入當地教師隊伍建設整體規劃,確保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培養取得實效。
三是在規范管理上下功夫。民辦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力量,為解決“入園難”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市縣在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時,要把促進公辦園和民辦園發展一并納入考量范圍,給予民辦園公平發展的機會,做到扶持與監管并重。要通過綜合性督導、常態化監測、專項整治與日常督導等多種方式,強化對民辦園的監管,確保民辦園具備合格的辦園條件,各項辦園工作科學規范、嚴謹有序開展,確保在園幼兒健康成長。
發展學前教育關系壯鄉兒童健康成長,關系“富民啟智、興教強桂”重要理念落地實施。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從服務民生、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戰略高度,主動適應發展新形勢,搶抓政策新機遇,切實把學前教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展,奮力實現壯鄉群眾對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