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穎
摘 要:新零售是人貨場的重構,利用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服務,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重點強調以顧客為中心,以商品供應鏈為基礎,通過數字化來對線上線下資源進行整合,最終實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在新零售時代,要么出眾,要么出局,傳統的企業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對新零售的生產背景以及發展趨勢進行闡述,分析新零售的優勢與特點,針對新零售背景下傳統企業的發展轉型給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新零售;傳統企業;發展變革
中圖分類號:F27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3-0003-02
引言
舊零售時代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缺陷逐漸暴露出來。純零售實體店受地域、成本、商品種類等因素的影響嚴重,純電商會受到物流問題、假貨問題、產品同質化問題等的限制。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與消費品位的提升,消費決策由價格導向轉變為個性化、用戶體驗導向,消費的整體升級推動新零售的誕生。新零售的產生,既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經濟趨勢的必然。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純經濟實體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傳統企業需要進入新產品、新體驗、新服務的全新發展階段,所以,新零售的發展已經成為傳統企業探尋未來發展的新話題。
一、新零售產生的背景以及發展趨勢
新零售,主要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新技術的推定,對商品的生產、流通以及銷售過程進行升級與改造,重新構建零售業的生態圈,融合線上、線下零售服務體驗,全面滿足消費者需求。論及新零售的產生背景一定要提到馬云,馬云在一場著名的演講中提出:“純電商時代很快就會結束,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為什么會出現新零售,正是因為電商將成為傳統產業,電子商務在經歷了200%的增長之后,增速開始逐漸放慢,用戶的增長速度也有所放緩,移動購物人口的紅利基本耗盡,電商已經進入了戰場打掃階段,全球的電商市場也遇到了瓶頸。在消費場景上,新零售將無處不在,無論是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線上網店、直播活動等都會成為銷售的絕佳場景,在其中,各種智能終端、移動設備等都會發揮重要作用。新零售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商品交易上,消費者的訴求會從單純的“商品+服務”過渡到“商品+服務+內容”。對于產品,消費者不僅關心性價比、功能、耐用性等指標,而且更加注重產品的個性化專業功能、價值認同與參與感以及產品背后的社交體驗,基于DT技術的定向折扣、個性化服務、無縫融合等都會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1]。
二、新零售的優勢與特點
基于大數據及IOT、AI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微信小程序等創新應用所帶來的流量紅利,新零售較傳統零售的獲客成本有所降低,并且可以使庫存量降到最低。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智能設備的應用,傳統零售業可以根據需求進貨,資金周轉率大大提高。另外,新零售線上線下相融合,可以解決傳統零售的實踐與空間痛點,達到7×24小時營業,有效解決人效與坪效問題。新零售的特點為:零售主體從經銷者變為整條生產鏈的組織者與服務者;零售商的產出具有新的內容,注重場景購物體驗,能夠提供消費數據服務;存在復合型、集合型的經營形態;構建了零售商、供應商、消費者三者之間的一體化關系;重構商業主體的價值排序,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成為零售經營的落腳點。新零售提升了產品的流通效率,實現了消費方式逆向牽引,零售業呈現多種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由環節的服務向鏈式服務擴展,通過技術升級來引發渠道的擴充,以價格為核心爭奪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2]。新零售與傳統零售模式的對比(如下頁圖所示)。
三、新零售背景下傳統企業的發展轉型
2018年是新零售由概念轉向落實實施的重要一年,傳統的線上、線下零售企業必須將推進新零售變革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方向。傳統零售商向新零售轉型,必須要完成消費者的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發展轉型的幾個關鍵點在于:第一,智能設備以及物聯網技術的運用;第二,大數據云運算系統;第三,線上線下數據打通;第四,線下場景化布局;第五,極致的物流體驗[3]。
1.全面改革零售理念。在新零售背景下,傳統企業需要以新的零售理念、新的零售模式、新的零售技術來實現企業發展的根本性變革,帶動企業創新跨越發展。首先要改革傳統的零售理念,重新構建以顧客為中心,以流量零售為主要內容的新零售理念,當今時代是消費者主權的時代,客流、流量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核心要素,傳統企業向新零售的轉型,必須消除來客數下滑、流量到頂的嚴重問題,通過有效的手段來找到顧客、鏈接顧客、打造終身顧客價值。
2.具備傳統零售業轉型思維。一是消費思維。傳統企業向新零售轉型需要具備消費思維,一方面是消費者,也就是互聯網思維里的用戶思維,必須以用戶為中心。另一方面是消費升級,在未來一段時間,90后會成為重要的消費群體,新一批消費群體與以往的消費者是有所不同的,所以需要對新一代的消費需求進行研究。二是全渠道思維。新零售的布局不能像傳統零售業那樣只有線下店鋪,也不能像電商O2O那樣線上下單,線下送貨,而是要將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的數據進行打通,確保消費者從線上購物到線下體驗或者從線下體驗到線上復購,都能夠做到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未來的零售市場必將是更加充分的二維市場結構空間,市場不再是單一的線下市場結構,只有實現二維市場融合規劃、協同發展,才能夠把握住市場的全部[4]。三是性價比思維。新一代消費群體與以往的消費群體在消費觀念上有所不同,并不再追求品牌效應,新一代消費群體更加注重體驗度,而不是將錢花在品牌的附加值上。所以,傳統企業向新零售的轉型需要具備性價比思維,一些追求性價比的零售形態一般會受到新一代消費群體的青睞。四是智能化與技術化思維。智能化思維與技術化思維是一脈相承的,新零售技術的升級主要還是物聯網技術的升級,物聯網技術主要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線感應、激光掃描等信息傳感設備,將物品與互聯網之間建立連接,實現智能化識別與管理,通過網絡技術與大數據運算,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零售必須配備智能設備,通過智能設備來提升大數據的獲取能力與運算能力。
3.傳統企業向新零售轉型布局。在傳統企業向新零售轉型的布局中,最重要的是自媒體平臺,包括自有公眾號平臺、第三方自媒體平臺。在轉型布局中,自媒體平臺可以作為流量來源與粉絲教育平臺。其次是電子商務平臺,包括自有的電商平臺、第三方電商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的布局主要是為了與傳統零售的線下渠道進行數據連接,解決傳統零售業的時間與空間問題,提高消費者的體驗度。新零售布局的重要特點是消費供給的本地化,以自建的物流體系作為新零售物流系統,合理運用智能終端,促進物流配送的高效運轉。
4.構建以場景模式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傳統的零售品以商品、品牌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不適應競爭高度激烈的市場環境。為了促進向新零售的轉型,傳統企業需要構建以目標消費者生活為中心,以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場景為核心的商品供應鏈模式。在對新的場景模式打造過程中,需要賦予門店、員工更多的主動權,發揮其想象力與創造力,全面構建以社群、傳播為主線的新的營銷模式,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營銷體系,高度重視公眾號營銷價值,學會運營微信群,圍繞目標顧客,打造超強生活場景,逐步放大顧客價值,產生更有效的傳播,從而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5.推動智能化零售與無人零售。在新零售競爭格局下,需要借助新科技、新工具來沉淀消費者的消費數據,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為商家提供智能化管理、決策化輔導,有效提升商家業績。在智能技術與信息技術逐漸成熟的情況下,人工智能會逐漸取代部分的人力,使得零售業的運營效率有所提升。在新零售背景下,自助零售與無人零售已經成為新零售創新發展的新熱點,也將成為未來零售的補充形式,這種零售形式會降低零售成本,提高零售效率[5]。
結語
聚焦新零售的本質是傳統企業升級的重中之重,一切都要圍繞產品與服務,而不是令人摸不清的新概念與新趨勢。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并不僅僅是企業的競爭,更多的是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在新零售背景下,傳統企業需要學會主動變化、融入生態,全面打造高效協同、合作共贏、利益共享的供應鏈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 ?周功建.“新零售”時代傳統零售企業轉型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8,(7).
[2] ?陸離.新零售時代,傳統企業能走出轉型困局嗎?[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8,(3).
[3] ?肖利華.新零售時代下傳統品牌企業如何轉型升級?[J].家庭服務,2017,(11).
[4] ?趙樹梅,徐曉紅.“新零售”的含義、模式及發展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7,(14).
[5] ?梁瑩瑩.基于“新零售之輪”理論的中國“新零售”產生與發展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