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霞

摘 要: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以上海老舊小區的老人為研究對象,對老人的住房適老化改造意愿進行調研。利用SPSS20.0對調研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上海老人對住房適老化改造的意愿較低。最后提出建議:加強法制化,制度化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創建老人住房質量信息管理系統。
關鍵詞:老舊小區;老人;適老化改造;意愿
中圖分類號:F299.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3-0129-02
一、問題的提出
上海的“為1 000個低保困難老人家庭提供居室適老化改造服務”項目改善了困難低保老人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也為住房適老化改造規范化、市場化提供經驗借鑒。基于上海住房適老化改造尚處于探索階段的背景下,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試圖解決以下問題:一是老人是否了解適老化改造?二是老人是否愿意適老化改造?
二、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調研對象基本情況的了解,包括調研對象的性別、年齡、學歷、職業、退休情況。第二部分是老人適老化改造意愿調查,包括老人對“適老化改造”了解程度、是否愿意選擇住房適老化改造。
調研隨機選取上海6個老舊小區作為調研地點:大寧新村、萬村社區、谷北小區、滄源二村、虹二小區、曹楊五村。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22份,問卷有效率為87%。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個體屬性
本次調研男性257人,女性265人。60~70歲人數為198人,71~80歲人數為181人,大于80歲人數為143人。小學及以下占10.7%,初中占33.7%,高中占38.3%,本科及以上占17.2%。公務員占7.8%,個體戶占24.8%,農民占6%,企業職工占33%,醫生占10%,律師占7.2%,教師占8.6%,其他占2.5%。從退休情況來看,大部分調研對象已經退休,占比為83.5%。
(二)老人適老化改造意愿調研統計分析
1.“適老化改造”了解程度。在“適老化改造”了解程度調研中,運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對答案進行賦值:“非常了解(5)”,“了解(4)”,“一般(3)”,“僅知道有這個名詞(2)”,“完全不了解(1)”。調研結果統計(如表1所示)。
表2中,眾數為1,表示對適老化改造完全不了解的人數最多,均值為2,且異眾比為0.57,表示對老人對適老化改造的了解程度大多停留在“僅知道有這個名詞”和“完全不了解”。總體而言,老人對適老化改造的了解程度較低。
2.適老化改造意愿統計分析。問卷針對適老化改造意愿的調研,分為兩個問題:“您認為對住房進行適老化改造有必要嗎?”“您會選擇適老化改造嗎?”調研數據統計(如表3所示)。
292位老人認為適老化改造有必要,占55.9%,但是只有145位老人表示會選擇適老化改造,占比27.8%。由于對改造費用的擔憂、政策的不了解、改造期間居住問題等的原因,導致老人的適老化改造意愿較低。
綜上,老人對適老化改造不太了解,政策宣傳有待加強。雖然大部分老人認為有必要進行適老化改造,但是老人的改造意愿較低。
四、對策建議
第一,加強適老化改造法制化、制度化建設。上海老舊住區適老化改造相關政策法規只有《上海舊住房綜合改造管理暫行規定》,距離健全、系統的適老化改造法律體系還有很大差距。上海適老化改造事業的第一重要舉措就是通過規范、權威的政策法規為其提供穩定的制度保障。
第二,加大住房適老化改造的宣傳力度。很多老人對適老化改造并不了解,適老化改造的受益主體為老年群體,因此提升老年群體對適老化改造的了解程度十分必要。政府部門應當加大適老化改造政策的宣傳力度,做到讓每位有適老化改造需求的老人能夠全面了解相關政策。
第三,創建老人住房質量信息管理系統。政府相關部門帶頭,建立一套上海老人住房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包括老人的基本信息、住房建造年代、住房面積等重要信息。通過系統的建立,明確符合適老化改造條件的特定老年群體,然后對這批老人進行分類,并進行分類宣傳。
參考文獻:
[1] ?全國老齡辦.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預測研究報告[R].2006.
[2] ?路文娟.我國居住建筑“適老化問題”研究[J].安徽建筑,2011,(7).
[3] ?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 ?姜向群.家庭養老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面臨的挑戰明[J].人口學刊,19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