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娜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目前,我國商務日語專業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不高,同時企業又需要大量的高技能的商務日語人才,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可以預想到未來對于商務日語人才的需求會進一步加大。根據調查發現,在一些已經從事了商務日語相關工作的學生中,真正滿足企業需求,能迅速在工作崗位適應的學生卻不多。原因主要在于高職院校培養的商務日語人才實踐能力與用人單位需求不匹配。
很多高校一直在探討如何加強商務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但方法手段也無非是采用校內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加強實踐教學。而這些模式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校內實訓基地缺乏真實的工作環境,里面的工作內容都是模擬訓練,內容較為單一,雖然也有突發狀況的模擬訓練,但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學生并不能很好提升應變能力。其次,校內實訓基地缺乏持續的工作過程,訓練都是碎片化的,更多的只是像一個工作場景模擬訓練,但是真實的工作過程,例如客戶開發等都是需要長期持續的工作。最后,校內實訓基地并不能產生利潤,沒有收益的工作并不能很好的激發起員工的工作熱情,很多學生也只是以一種完成作業的態度敷衍實訓工作。所以校企合作模式未必讓學生得到真實的鍛煉,也無法保障企業員工能有效地指導學生。
姜大源是我國高職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始創者、倡導者、實踐者,其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就是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觀,其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程理念,即: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課程微觀內容的設計與編排遠未跳出學科體系的藩籬,在這一傳統觀念束縛下,職業教育始終不能適應職業工作的需要。無疑,課程內容的序化已成為制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開發課程,是凸顯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開發的突破口。基于這樣一種理論基礎上,成立了師生共創創業工作室,整合學院資源和對外服務項目,開展商務日語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期解決學生在真實的、持續的環境中提高語言能力和商務實踐能力。
目前大部分的職業院校都采用校內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加強實踐教學,而這一模式有很多局限性,即校內實訓基地缺乏真實的工作環境和持續的工作過程等,而在師生共建的創業工作室中,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第一、創業工作室的內容都是真實的工作內容,牽涉面較廣,內部各部門工作環環相扣,同時還要和外部企業合作溝通,并且很多細節的雜事也需要協調處理,所以這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和實際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工作過程中獲得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有利于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獲取商務知識,將理論知識及時轉化。
第二、真實的工作場景下,會有很多突發的工作狀況,這是不可預測的,而面對這一問題,“生生討論”,“師生討論”共同解決這一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取自我構建的隱性知識,解決“怎么做”和“怎樣做更好”的問題。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團隊探究的能力和行動能力。
第三、創業工作室可以給學生帶來收益,學生工作出色不僅是在教師考評方面可以得到一個好成績,更重要的是自身可以得到經濟上的收益,這可以更好激發學生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由此可見,創業工作室可以很好得彌補傳統的實踐教學的不足。
創業工作室的建立有豐富的對外服務經驗及創新創業經驗,在這些基礎上,依托學校日語教師和國際官員培訓等資源,整合外援工作、展銷會、導游、跨境電商、外包服務、淘寶和海淘等服務業務項目,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這些服務項目中來,共同成立師生共創的創業工作開展教學實踐改革。
為了更好完成研究,選拔日語專業教師為創業骨干,培育有創業意向的學生為核心成員,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業務和各項實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圖1為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圖,在真實工作環境中培養學生不同模塊課程的專業能力(聽說、翻譯、閱讀、商務能力等)。整合學校日語服務業務資源,分成不同的業務項目對應不同個工作崗位。基于工作過程我們也設計了相應的實訓項目,每一個業務項目和實訓項目也對應了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行動能力。

圖1 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圖
創業工作室實踐項目主要分為三大類別:模塊課程、業務項目以及實訓項目。模塊課程是基于工作環境的實踐教學,教師通過將實踐工作項目內容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來提升學生的語言及商務能力。
業務項目則主要是讓學生投身到真實的一些實踐項目中去,例如:展銷會、日語導游、跨境電商、海淘等,通過讓學生真正擔任會展解說員、日語導游、外貿業務員、市場銷售等工作,來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行動能力。
實訓項目主要包括:
1.日語沙龍,學生每周會定一個主題,例如“日本企業文化”、“日本禮儀”等,然后組織大家圍繞這個主題用日語或講述自身經歷、討論辯論、游戲的形式進行交流。
2.拍攝日本產品介紹微視頻,讓學生選取一個日本商品,例如洗面奶、牙膏等,然后拍攝一個日語的類似廣告的視頻,學生們可以大膽創意,這可以很好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及行動能力。
3.日本文化體驗活動:例如舉辦日本茶道大會,從茶具采購到茶道表演都讓學生全程負責組織,這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社會能力、商務能力,也能很好的讓學生更了解日本文化,加強日語技能。
依據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圖,我們將以本校商務日語學生為對象作為主要的實踐研究。實踐教學適合培養每一個商務日語學生的能力,可以貫穿學生3年的學習過程。教學改革實施后期,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畢業生實踐能力是否提高,是否和用人單位的能力要求匹配。另外,通過學院依托第三方撰寫的《畢業生年度就業質量》,了解商務日語畢業生就業對口率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等。
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很好的觀察創業工作室對于彌補傳統的實踐教學的不足的作用及意義。為學生的專業和實踐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為學生的就業提供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