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楊俊
摘 要:班主任是一所學校里全面負責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也是一個班級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班主任工作是各方面教育的集中表現,本文研究分析了有效治理班級的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教學;教育
班主任是凝聚一個班級學風、教風、班風的指向標和可靠力量,班主任的班級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工作,是確保學校和班級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是學生學習模仿的對象,是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疏導者。帶好一個班,必須健全班集體建設,對班集體施加各種心理影響,并且精通自己教學業務的能力,且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才干和知識。
一、以身作則,提高教師修養
初中階段正是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時學生可塑性比較強,榜樣影響作用較大。作為班主任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帶動影響學生。班主任的良好行為,對于學生的影響,起著示范性作用,勝過空洞的說教。其次,作為班主任更應該豐富師識本領,提高師藝技能。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高超的師識本領和師藝技能,是教師高素質的集中體現。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二、民主管理,重視班委班風建設
班主任是班級的“第一管理者”,民主型的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育思想,并在班級管理中自覺貫徹;不居高臨下,發號施令,能平等對待學生;能嚴格要求自己,有時因了解情況不準確而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甚至傷害的能及時向學生道歉,承認自己的過錯。不搞“家長制”,所有班級大事的決策都是全體班組成員集體討論的結果。積極營造自由民主的班級氛圍,而好的班風,離不開一批優秀的班干部,精心培養、組織一批優秀的班干部,班干部的選拔通過自我推薦、發表競選演說和全體學生的無記名投票產生,任期一學期為宜,期滿,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實行至少二分之一以上的部分輪換或全部輪換。班級干部選定以后,根據其意向和能力進行分工,明確各人的職責范圍,強調分工合作,并要求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如果班上有什么異常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報告給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級規章制度,依“法”治班,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主人的行動。為避免班級組織陷于癱瘓狀態或是出現“專制式”的管理,應制定代表全體班級成員利益的,體現其意志的規章制度,使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照章辦事。班級建立班群、班主任郵箱,讓學生能暢所欲言,提意見、建議,班委、班主任及時吸收采納或解釋。讓每周的溝通交流日記和每日的反思活動相結合,讓班主任與學生對話,班委與同學對話,同學與同學對話,促進彼此溝通,培養主人翁責任感。每周班會課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學生在反思中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三、德才兼備,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極為重要的一環,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學校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適合學生特點,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初中生年齡大約在12-15歲之間,其身心特點為,一方面:他們的自我意識正在覺醒,喜歡獨立思考,不再滿足于老師、家長“你說我聽、你講我做”的盲從心理,事事要刨根究底,問一個為什么。另一方面,他們的思想呈現出不穩定性,可塑性較大,其言論和行為易受情緒支配,思想容易偏激。因此,班主任在配合學校開展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必須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把正面灌輸和積極疏導結合起來。不能回到過去那種禁止人們接觸形形色色思潮的封閉狀態,對外來的東西采取封鎖、堵塞、排斥等態度和作法,更不能回避人們在改革開放、經濟轉型時期正在思索和迫切需要得到回答的種種現實問題。要敢于和善于在開放性的環境中引導學生面對現實,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學會在比較中進行鑒別,在鑒別中識別真偽,從而使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反省自己,受到深刻的思想啟發和教育。
四、以優帶弱,建立良好的學困生轉化機制
教師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困生,看到學生每天的進步,對于學生明天懷有希望。雖然他們有缺點,但他們同樣需要愛,應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許多學困生在與同學的相處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幫忙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這名學生,做到勤觀察、勤發現、勤表揚、勤糾正,對他進行正面引導和必要的輔導,鼓勵該生的進步。結成以優帶弱的幫扶團隊,確定學困生幫扶職責人,明確職責,確定幫扶方式,可以對進步較大的幫扶小組給以適當的獎勵,對幫扶效果不太明顯的小組給以指點和幫助,通過幫扶方式逐步提高學困生的轉化率。
五、多面合作,加強與任課老師聯系
一個好的班級不是靠班主任一個人管理出來的,還需要各任課老師的協助,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步調一致,目標統一,班主任要經常與任課老師了解班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班主任要做好各任課老師的后盾,當任課老師在班級中遇到問題時,班主任一定要幫助渡過難關,而且在學生面前樹立任課老師的形象和威信。班主任要了解各科的具體規定和要求,任課教師也要了解班級規定。若班級在某一階段工作中新立起了一些規定或新采取了一些措施,班主任要主動地告知任課教師。大家都應該有意識地統一要求、統一執行,這樣就能形成一個有條不紊的班級管理體系,從而增強班級建設的實效性。同時也會使學生們覺得老師們的工作很有章法,對于他們在為人辦事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和熏陶。
六、家校互動,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和義務,不會放棄每一個孩子的教育,而教育必須是家庭、學校、社會幾方面的共同教育,學校的教肓離不開政府、家長、社會各屆熱心人士的支持和幫助。家長大力配合好教師的教育工作,盡做父母的責任,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長。班主任和家長應及時溝通、密切配合,這是孩子健康發展的基礎。家訪是班主任獲得第一手育人資料的重要途徑。通過與學生、家長交流,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個性,在家表現和家長的希望、要求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和家長提出相應的要求,讓家長參與到學生教育過程中。
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作為班主任一定要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民主治班,加強與任課老師的合作交流,更應該注重和家長及時溝通,使學生在民主、平等、“法”治的班級中健康成長,成績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鑫楠.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中學課堂教學輔導,2016(12):58-59.
[2]趙賽平.淺析素質教學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J].現代化教學科學,2011(22):02-03.
[3]王麗平.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藝術[J].課程教學研究,2018(3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