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造型藝術是動畫美術創作的重要部分,不同角色的造型設計,既是藝術表現手法的體現,也是塑造動畫美術經典形象的基礎載體。本文探析動畫美術與角色造型的關系,結合美國、日本與中國的動畫,就角色造型設計展開差異分析,針對動畫的美術設計提出完善建議。
關鍵詞:造型藝術;動畫角色;美術設計
一部出色的動畫片制作中,角色造型設計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以《白雪公主》為例,該動畫歷經70多年,在拍攝技術、制作工藝不斷革新的情況下,動畫中人物造型設計卻從未改變。時至今日,動漫產業方興未艾。在動畫藝術迎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角色造型設計如何更好地服務動畫角色?如何制作出人們喜愛的優秀動畫角色?事實上,角色造型設計不僅要考慮審美需求,還要強調造型的敘事概念,融入工藝美術精華,打造獨具特色的動畫角色。
1 動畫美術與角色造型的關系
在整個動畫設計中,動畫美術設計是重要手段,包括動畫角色造型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動畫分鏡頭畫面設計等內容。動畫美術設計的基本任務,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根據動畫角色需要,對動畫角色進行造型設計。每個動畫中,根據美術設計需要,需要就動畫角色、動畫風格等進行宏觀設計與藝術處理,這是確保整個動畫美術設計質量的基礎性工作。動畫美術設計師要結合動畫劇本內容,細致地分析動畫人物形象及空間環境,從美術設計的視角把握動畫角色的造型特點,形成動畫造型總的構思。對角色造型的設計,還要兼顧動畫場景需要,從角色造型、人物形象、道具設計等方面,實現造型設計的整體化表現。另一方面,根據造型設計需要,明確角色。通常在動畫造型設計中,需要先指定角色。根據角色,細化與呈現其造型要素。考慮到動畫設計與表現需要,在進行角色造型設計時,設計師需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一是突出角色造型的簡化特征。造型設計要講究簡化,抓住關鍵特征,以最簡潔的造型語言表達角色的藝術內涵,給受眾帶來審美滿足。二是突出角色符號化特征。在動畫造型設計上,簡化后的造型并非都能滿足受眾的視覺感知需要,簡化處理要有張力、有層次性、有吸引力。如角色的造型張力,體現在單個造型、整套造型以及造型各個部分間的合理把控上。設計師需要結合角色造型,通過符號化特征來展現人物的視覺沖擊力和辨識度。三是角色造型設計要有幽默感。動畫藝術中的幽默感,往往通過對人物的夸張、變形、對比等藝術處理,呈現幽默、風趣、輕松的視覺體驗。幽默感是動畫設計的重要特色,也是彰顯設計師智慧與靈感的重要載體。設計師需要聯系生活,積累造型設計經驗,“偶然得之”,而非刻意地造作,給受眾帶來釋壓效果。四是角色造型設計要具有民族性、時尚感。在信息化的今天,動畫藝術創作既要展現民族特色,又要吸收其他藝術風格。如民族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不能僅限于秦磚漢瓦、剪紙、臉譜等藝術,還要拓展更廣闊的傳統藝術視野,把握民族性與時代性。
2 中外動畫中角色造型設計的異同
2.1 思維方式的異同
中外動畫藝術中的角色造型設計,受設計師思維方式差異性的影響,在藝術風格及表現上也存在不同。以語言表達思維為例,東方文化強調迂回宏觀解釋客體,而西方文化注重直接微觀闡述客體。由此帶來的動畫藝術,其藝術形式與表現風格截然不同。囿于設計思維,在動畫設計時,西方設計師易將復雜的事物簡潔化,更善于從動畫現象中挖掘內在含義。很多西方動畫中的人物形象,多采用簡潔的設計手法來展現人物特點。而東方動畫設計師傳承中國傳統手工藝,依自然之法造物,在動畫設計領域更強調非理性的設計模式。如在動畫場景中,強調與自然相容,而在自然景觀上,更要突顯表意價值。中國動畫中的造型藝術設計過于注重意境的呈現,忽視了對物質輪廓、外形的提煉。傳統水墨動畫是最能體現東方動畫藝術特色的典型運用,中國的動畫設計師往往以營造意境作為造型設計的重要手段。與之相反的是,西方動畫設計師講究對具體、真實事物的刻畫與反映,并從客觀上增強動畫造型設計的確定性。總之,用比喻說明東西方動畫設計思維,東方如影,西方如鏡。
2.2 動畫角色中造型設計的異同
角色造型設計是構成動畫藝術的基礎,不同的動畫設計師在角色造型設計上,因表現手法的不同,體現出各自的藝術特色。如美國的《威廉號汽艇》《獅子王》《海底總動員》《冰河世紀》等優秀動畫作品,無不以生動、形象、可愛、個性的動畫角色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這些動畫作品多以動物為原型,利用造型設計素材勾勒出動畫作品的主角形象。中國動畫片中,最早的有聲動畫《駱駝獻舞》由萬氏兄弟共同創作完成,以及20世紀80年代上海電影制品廠攝制的《九色鹿》《猴子撈月》等動畫片,都為我們塑造了令人難忘的經典角色形象。對比《威廉號汽艇》與《九色鹿》,從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來看,前者是美國動畫,由沃特·迪士尼完成,片中米老鼠是主角,以簡潔的幾何圖形來展現米老鼠的機智、樂觀、勇敢、頑強的性格,在造型手法上更是融入了很多夸張的表現手法,展現米老鼠的個性。從后來的《米老鼠與唐老鴨》等動畫的造型設計來看,這一米老鼠形象完全符合西方動畫角色造型特點,簡潔、夸張、富有幽默感。回溯西方動畫藝術設計發展歷程,20世紀20年代正是現代主義設計理念萌芽期,動畫設計師通過學習、模仿、探索與嘗試,推動了現代主義藝術運動的發展。沃特·迪士尼創造的米老鼠形象,正是美國早期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典型代表,用簡約的幾何造型手法、流暢的線條來表達動畫角色的藝術特色。而研究《九色鹿》,中國上海電影制片廠在中國動畫設計領域進行了非常多的積極探索,通過他們的努力,推動了中國動畫事業的繁榮發展。九色鹿的角色造型取材于我國敦煌壁畫,突顯了中國傳統民族藝術特色,在動畫造型風格上,追求節奏與韻律感。設計師在造型設計時,借鑒壁畫動物形象,并未挖掘其深層次的動畫形象,運用了虛幻的造型手法。設計師通過故事情節發展,雖然融入了夸張、變形等創作手法,但難以展現動畫形象的生命力,使得九色鹿漸漸被淡忘。
2.3 日本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手法
縱觀現在的動漫世界,日本動畫可謂獨樹一幟。在創作題材及內容上,上至古代神話,下至科幻懸疑,大到社會共性問題的討論,小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點滴,可以看出日本動畫產業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的奠基人,其在動畫制作領域實現了用動畫藝術表現和創造理想現實的夢想。其作品中的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角色形象大部分都是大眼睛,鼻子表現為不同度數的夾角,嘴巴的開合以線條變化為主,眼球隨表情、角度而發生變化。在色彩上,大部分設計都鮮艷而單純,表現燈光或火光時,以對比色為主,形體結構在簡化處理上,往往運用明暗交界線來完成。與中國動畫角色造型手法相比,大部分傳統繪畫藝術為中國動畫設計與制作提供了非常豐富的人物造型依據,使中國動畫人物角色造型設計更具多樣性和復雜性,未體現創作者的個性風格。如《人參娃娃》《漁童》《葫蘆娃》等動畫主角形象,多采用中國年畫造型手法。近年來的《寶蓮燈》,其主角的造型設計也具有明顯的共性特點。
3 結語
動畫設計中的角色造型,既要體現美術設計共性,還要彰顯個性。中國動畫設計在追求民族性的基礎上,還要積極借鑒國外動畫角色造型手法,推陳出新,提升中國動畫設計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王昊.淺談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中的“情”與“理”[J].美術觀察,2016(07):92-93.
[2] 王秀岳.新時期國產動畫角色造型存在的問題及設計策略[J].上海工藝美術,2018(03):83-85.
[3] 杜美林.淺論我國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以簡析影片Kung Fu Panda中的中國文化元素為引[J].安徽文學(下),2010(10).
[4] 周立新,楊文婷.淺析動畫片《九色鹿》的藝術特色[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05).
[5] 黃柏青.審美范式的超越:新媒體動漫藝術解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05).
[6] 彭輝.淺析中國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設計的影響[J].文學界(理論版),2010(08).
[7] 陳佼佼.動畫藝術中應該被重視的藝術性[J].大眾文藝,2010(20).
作者簡介:胡雷鋼(1978—),男,安徽安慶人,藝術碩士,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影視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