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家
摘 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下,人們對古典文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古詩詞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古詩詞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學習古詩詞是小學生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加強對古詩詞的研究,努力將詩意浸入語文課堂,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學生對語文古詩詞的深刻認識。
關鍵詞:詩意;古詩詞教學;小學語文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也要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所選的古詩詞,內容非常適合學生學習,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古人的優秀品質,感受祖國山河的秀麗壯美,同時可以借此培養學生的古詩詞鑒賞和審美能力。
一、利用繪畫,提高興趣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從古至今,詩畫之間就有著緊密的聯系,一首好詩如同一幅形神兼備的藝術畫。古典詩歌集畫面美、意境美、色彩美于一體,因此,詩畫都能讓人感受美的存在。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多彩的內心情況體驗,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絕美的畫面,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畫畫的興趣,來表達出古詩詞的意境美,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例如,在賀知章所作的《詠柳》這首七言絕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所見到的柳樹是什么樣的,然后結合詩人所描寫的柳樹的特點,一邊想象一邊畫,將這些意象勾勒成一個整體的畫面,從而描繪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柳樹畫,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古詩詞的樂趣,讓學生對詩中所描繪的大自然的美有所體會。利用繪畫還原詩詞的方式,有利于將物與意象之間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全面深刻地理解詩詞的內容,進而領悟到詩人所創造出的藝術境界。
二、創設情景,營造畫面
由于小學生對古詩詞容易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對古詩詞的學習不夠深入,僅僅是停留在詩詞的表面上,沒有進入到詩詞所描繪的情景中去,每首古詩詞都有其獨特的語言環境,學生只有深刻理解了古詩詞的預設情景,進入到詩詞預設情景中,才能夠設身處地地感受古詩詞中所描繪的景物,才能夠與詩人產生共鳴,體會詩人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因此,創設詩詞情景的過程,是學生把詩詞內容同個人感悟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把文字教學與思想教學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考查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也要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古詩詞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級《憫農》這一課教學中,整首詩只有四句,短短的幾十個字,市場內容也非常簡單直白,所以學生對這首詩很容易理解,其中對整首詩預設情景的感知最為重要,學生只有真正進入到詩詞的畫面營造中,才能感知到農民種地的辛苦,以及重賦重稅的殘暴。古詩詞的學習,并不是學會了就可以了,而是要學生理解古詩詞的主要內容,感知詩人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養成良好的學習詩詞的習慣。因此,創設情景的方法是學習古詩詞的一種方法,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的詩詞習慣的必經之路。
三、注重基礎知識,加強意境引導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在注重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還應該加強意境引導,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意境中對古詩詞有深刻的認識,從而確保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率。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反復朗讀古詩詞,讓學生好好感受其中的意境之美。古詩詞的節奏比較和諧,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對古詩詞中的意境有更好的體驗,并且確保學生對古詩詞基礎知識的掌握。
例如,在講《登飛來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這首詩的有聲朗讀,然后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熟練掌握程度。
四、延伸古詩詞課堂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古詩詞綜合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如果單純地通過教師講解很難實現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需要結合語文教材中古詩詞的講解和分析,然后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古詩詞,實現古詩詞教學內容上的拓展和延伸,從而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知識的積累。
例如,在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教學設計中,整個過程描寫作者送好友的過程,表達了對好友將來的期望,以及對好友遠離、孤獨的思想情感。老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既要詳細講解整首詩的中心內容,也要適當拓展和延伸李白贈別的古詩詞。如古詩詞《贈汪倫》的講解,表達出作者與汪倫之間的深厚感情,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以教材古詩詞的內容為中心進行拓展,并且讓學生從多個方面了解詩人和古詩詞的描寫手法,達到對學生古詩詞的綜合素養提高的目的。
總而言之,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挖掘教材中各種美的元素,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走進詩詞歌賦的王國,享受美感體驗,在潛移默化中豐富思想、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王春輝.淺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135.
[2]趙敏.小學古詩詞教學現存問題及策略研究[J].北方文學(下旬),2017(4):212.
[3]李生林.論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D].云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