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霞敏
摘 要:新課標強調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包括其語言表達、傾聽和應對能力等等,讓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及素質。而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語文學科本就重在語言方面的教學,如何著重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點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語言教學
口語交際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實用性,人可以利用自身的聽說能力來展開溝通與交流,向他人傳遞信息,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為有效處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而打下基礎。尤其是當前社會是一個注重人與人之間良好溝通交流的社會,對人才的口語交際能力實際上已經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小學這個時期,培養好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分析
在當前的口語交際教學實際上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在口語訓練活動中忽略了語境,過于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卻忽略了語境方面的適應技能,導致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容易發生語病錯誤,或者一些詞語使用不當。一些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但是卻不注重采用正確的指導方式,比如在交際態度、溝通技巧、說話語氣等方面的指導方式不夠科學,不利于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其次是口語交際不注重情境創設,導致學生很難投入自己的情緒,也就難以真正提高其口語交際能力。情境創設能夠讓學生仿若身處在真實的環境之中,對于口語交際而言,這一環境作用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要求教師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策略
口語交際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對策:
(一)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注重融入語境
語境具有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之分,又可被稱為語言性語境和非語言性語境。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語境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它關系著口語交際的實際效果。為了改善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問題,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根據語境來訓練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在《為了五美元的禮物》一文中,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活動時,要著重注意三個環節的交際語境,包括魯本與店主的對話、魯本與工人的對話、魯本與媽媽的對話。這三個交際情景都具有不同的語境。首先,在魯本與店主的對話中,“他筆直地站著”是一種非語言性語境,能夠反映這個交際過程中魯本的不卑不亢;“懇切”這個詞所反映的卻是語言性語境,反映出魯本對自己想要買的那份東西的真誠渴望。若是教師在這個交際練習中忽略了這兩個語境,則很容易失去這個交際過程中滲透的情感,導致學生的表達語氣缺乏情感。其次,在魯本與工人的對話中,魯本聲音里的哭腔和眼里的淚光即是非語言性語境,而他急迫又懇切的話語則是語言性語境。最后,在魯本與媽媽的對話中,媽媽攬他入懷的動作即是一種非語言性語境,而魯本歡快又激動的話語則是語言性語境。當教師在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充分注重引導學生學生感受其中蘊含的語境,則可有效體會其中對話交際中蘊含的情感、交際態度、溝通技巧以及說話語氣。在魯本與工人的對話中,若是口語交際失敗,則不可能會讓工人改變主意。這反映了口語交際中正確口語交際方式的重要性。
(二)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注重創設情境
情境創設法是一種體驗性的教學方法,重在讓學生親身體驗在學習情境之中,獲取其中應學的知識及技能。口語交際教學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則要求教師能夠注重創設有效的情境,為學生創設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其調用自己在生活中交際的經驗,融合情境中的知識與技能,展開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而語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種透過語言形式去把握其中內容的過程,有效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其中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和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然后將其中的知識和技能都遷移與內化到自己的口語表達實踐之中。這體現了語文教學特有的規律,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創設有效的情境。比如在《大拇指湯姆》一文中,這一具有濃濃童話色彩的文本內容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激起其參與到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中的欲望。而為了讓學生真切體驗情境,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大拇指湯姆》動畫片的一些精彩片段,讓根據其中的人物特點來展開奇特的想象,然后進行即興創編,自主設計一些情節,結合人物對話及相應的動作、神情等展開表演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關于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語境和情境問題,教師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改進與優化,實現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創新,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肖榮.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6(7):52.
[2]譚靜.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確定與開發[J].教學與管理,2016(14):30-32.
[3]曹吉國.淺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特點[J].學周刊,201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