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閩娟
摘 要:語文不單單是將其他學科知識學好的基礎,也是學生未來學習生活中必須使用到的工具,在新課改深化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情況相較于以往來說確實比較好。但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領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新課標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應對措施,希望可以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對策;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背景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之所以會在小學教學階段中開設這一門課程,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促使學生養成一定學習興趣,將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及綜合素質水平。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傳統語文教學方法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難以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也難以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因此開展語文教育改革工作,自然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概述
1.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難以展現出來
新課改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應當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展現出來,并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但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其實并沒有實現這樣的目標。在課堂教學環節當中,教師仍然會依據教案向學生灌輸知識,呆板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思路導致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僅僅可以記錄教師講述的知識,沒有任何展現自主性的機會,教師十分主觀地講述課文內容,但是卻將原本應當處于主體地位的學生當成是旁觀者,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自然也會失去應有的效果。
2.教學模式的創新性不強
依據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可以得知,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仍然存在傳統性強這個問題,難以展現出創新性及靈活性。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般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述,學生在座位上聽取教師講解的知識,上課形式基本上是固定的,這種單一型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單單沒有辦法對教學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證,甚至還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
3.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強
我國小學語文教師仍然難以擺脫傳統型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認為成績才是判斷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一般都不會對自身使用到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往往使用到的是題海戰術,為學生布置很多課下作業,因此學生僅僅是機械化地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單單難以滿足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要求,也不利于未來一段時間中學生的發展。
三、問題應對措施
1.正確對待學生主體地位及教師主導地位
學生在課堂教學環節當中占據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代表忽視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地位及作用,重視的是角色的轉換。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并在此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及監督,扮演好引導者及組織者的角色。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問題之外,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正確地對待自主學習及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之間的關系,在開展各項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勇敢進行探索并積累成功的教育經驗。
2.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提升學生素養拓展到全體學生上,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在自主、合作及探尋的學習環境當中,達成一種相互促進和相互幫助的效果。除在課堂培養學生的知識及能力之外,還應當重視學生三觀的養成,并抽時間為學生拓展知識,促使學生走上一條全面發展之路。
3.彌補評價激勵措施中的缺陷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學生應當做不同的課堂展示,科學合理地選擇語言對學生做出評價,爭取可以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處于一種心態平穩的狀態,依據實際情況重新對自身的評價進行組織,不可以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言過其實,更不可以不對學生做任何評價。在學生的學習有了明顯提升的情況下,教師應適當對學生表示肯定或者進行鼓勵,使學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自己也是十分優秀的,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及熱情,并且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多次變化自己使用的語言,可以對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性做出保證,促使學生在歡快的氛圍當中學習。
依據上文中的敘述能夠了解到的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當中,教師應當緊緊跟隨時代的發展,切實提升綜合素質及教學水平,在原有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切實貫徹落實新課改教育理念,將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充分激發出來,為學生后續各個學科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宏.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32):36-37.
[2]邵瑜.探究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8(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