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萍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基礎課程中的基礎,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閱讀是提升小學生語文水平十分有效的手段,是小學生積累知識、擴展視野、學習寫作、提升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從當前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具體措施,為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教學應用
閱讀是人們積累知識、擴展視野、足不出戶認識世界、提升精神素養的重要手段,在小學階段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已得到教育界的公認。小學生從接觸語文課程開始,就從閱讀中認識字詞、結識仁人志士、積累寫作素材、體悟情感,教師們也非常注重小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技巧的培養,然而閱讀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說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現了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們進行優化。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目標不明確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或布置課后作業時,通常都會給學生留下閱讀的作業,也要求學生將新穎、優美的詞句積累下來,但學生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只是簡單地閱讀一遍,并不會去思考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作者通過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內容,這種思想內容是否是正確的,這種閱讀效果是因為閱讀的目標不明確,教師沒有布置閱讀的具體要求,學生自己也沒有這樣的意識,導致閱讀的效果并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和學生成長的需求。
2.閱讀與實際應用銜接不緊密
很多學生比較聽從教師的教導,從閱讀過的文章中積累了很多好詞好句,但在表達和寫作的過程中卻并不能有效進行運用,這顯示出教師的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需要進行相應的改善和優化,提高學生閱讀積累應用于實際的效率,使學生真實體會到知識點、文章事例、觀點應用于寫作過程的有效性,才能夠切實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效率甚至寫作水平。
二、個性化閱讀方法
1.個性化閱讀方法
個性化閱讀是現代教育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的部分在于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突出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個性化閱讀中更多占據引導和鼓勵的作用,推動學生透過文字與作者交流思想、感悟,關注學生的閱讀審美。
2.個性化閱讀方法應用的可行性
新課程改革中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為個性化閱讀提供了可行空間;傳統閱讀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有限,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限,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個性化閱讀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現代社會需要具有獨立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市場的需求刺激了教育領域的革新,個性化閱讀方法具有相當的可行空間。
三、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明確閱讀目標
從教學改革、社會需求和教學效果的角度來看,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閱讀教學,給予學生閱讀的主體空間、解放傳統教學對學生的束縛非常重要,教師要站在引導者的角度引導學生閱讀,但也不能夠完全放任學生的發展,筆者認為由教師布置閱讀目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進行思考是非常好的方法,既能夠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優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又能夠有效提升閱讀的效果,強化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的知識,為寫作積累素材。教師在布置閱讀任務目標時應當根據文章進行設計,描寫景物、人物的文章,閱讀任務目標應當突出語言的優美和積累;敘事的文章,閱讀任務目標應當突出文章對事件、人物的描寫和塑造,針對不同特點的文章教師不可一概而論,只有首先對文章進行了個性化區分,才能夠更好地對小學生的閱讀進行個性化引導。
2.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開展多種教學方式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屬于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事件、世界的視角,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平等交流的方式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桃花心木》是一篇優美的文章,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閱讀前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考作者寫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個故事表達了怎樣的觀點,作者對這個故事投入了怎樣的情感,并將優美的詞句積累下來,將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畫下來。在閱讀任務反饋階段,有的學生認為作者是從種樹的經驗去表達育人的經驗,有的學生認為作者表達的是對自己人生成長的感悟,有的學生則認為作者寫下這篇文章應該是為了將這種觀點傳遞給更多人,無論學生最終的回答是怎樣的,教師都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和觀點,給予他們充分表達的空間,并組織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不斷挖掘文章的優秀之處,加深他們對于文章內容的感悟。
3.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如何讓閱讀與寫作結合得更加緊密,是教師教學中需要突破的重點。筆者認為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進行了一次個性化閱讀活動后,教師應當趁熱打鐵,為學生安排一篇讀后感或其他形式的寫作任務,可以不局限文體和方向,但要盡量應用從文章中積累到的知識,有意識的聯系有助于提高小學生閱讀與寫作結合的緊密度,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完《新型玻璃》之后,我讓學生從文章的新詞語、新句式以及段落結構進行仿寫,有的學生就仿照其中一段寫道:“你可能會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知道自己的心情并根據心情的壓抑與快樂播放音樂讓自己調節情緒,那該多好!這樣的玻璃就要問世了。它就是‘音樂玻璃,在你不開心時,它能播放輕松的音樂,讓你拋開煩惱,在你開心時,它能播放名曲讓你好好欣賞。這是因為玻璃里面有一個芯片,當你從外面回家一靠近玻璃時,能感知你的喜怒哀樂,并根據不同表現播放不同音樂?!睂W生的仿寫就有板有眼了。
閱讀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單純的灌輸式教學并不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培養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不斷積累文字、情感、觀點,應用于寫作和生活實際,使小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將閱讀作為一項終身事業。
參考文獻:
[1]伍玲.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6(28):50.
[2]李玉芹.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