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華
摘 要:新時期下的小學英語在整個小學教育階段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在小學英語階段的學習中更是要秉承這一理念,通過對復習課的有效實施來提升小學生的全面認知,從本質上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復習、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將孩子們從傳統教學理念以及“題海戰術”中解放出來,為日后邁進更高學府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復習課;有效實施;策略;外研版
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復習課程對于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意義重大。科學、有效的復習課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高效的英語知識總結,同時也能夠在積極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論認知與實踐應用等方面融會貫通,最終實現高效、高質的整體教學質量提升。下面就以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通過融入一定的實踐經驗,為廣大同行業從業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希望能夠為推進小學階段的英語復習課程有效性提供一己之力。
一、小學英語復習課實施策略強調趣味性
在小學英語復習課上,由于知識點的陳舊與內容數量上的龐大,很容易導致一部分學生產生厭倦與為難心理,特別是一些教師對于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等并不重視,更是很容易導致學生長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僅沒有將“生本位”的理念很好地應用到日常的教學中,更是對小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了制約,在影響整體復習質量的同時,也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畏難情緒。
在小學英語復習課有效性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妨通過引入一些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故事接龍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推進,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最大限度提升其自身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通過在查缺補漏中實現整體認知水平的提升。例如在進行There be句型的復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猜猜誰在哪”這個游戲來引導學生對這個重點句型進行鞏固復習,通過小組表演的方式對相關的語法應用進行延伸和挖掘,確保每一名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跟上教師的速度與節奏,為后續學習提供原動力。
二、通過文本重組實現復習課的有效推進
在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復習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強調教學進度以及相關練習解析的速度問題,不僅要避免“舊飯新炒”現象發生,同時也要避免“浮皮潦草”的應付了事。對于一些教學經驗靈活的教師,在進行復習過程中建議他們可以通過個人對于所需復習的知識進行串聯,以全新的方式進行展現。特別是對于一些書本中的原文再現工作,更是要充分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整合、改寫與改編,以此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欲望。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都要十分注意對英語知識點復習過程中所展開的分層教學有效設計,只有對既定的教學知識點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延伸,才能夠確保學優生、學困生都能夠跟得上教師復習的步伐,讓每一名孩子都能在英語復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信與成功的喜悅。除此以外,在進行復習課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要從生動而又形象的兒歌入手進行知識點的串聯,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孩子們則是要通過相關的情景再現,例如對話、故事接龍、書信告白、英語演講等形式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詞匯應用以及句型表達。以貼近學生生活為前提來實現相關英語知識的強化訓練,最終將英語知識內在的規律性進行展示,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多元化的教學實踐中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提升認知的渠道。例如在復習外研版小學英語第四冊“Module 5”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通過將原文進行改編,以動漫配音的形式進行文本重組,將原文片段改編成一種第三人稱的英語小故事,在動態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幫助下激發每一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相信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這種身臨其境的過程中感受英語復習的趣味以及對英語學習的癡迷。
除此以外,在進行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有效實施策略的應用與推進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入艾濱浩斯的遺忘曲線來展開富有針對性的復習策略。通過“一人一法”的形式來強調復習次數的提升,在改變原本枯燥、乏味的機械題海戰術的同時,將復習課堂變得更加生動、靈活,從本質上提升整個英語課堂的復習效率與復習質量。同時,在各項教學手段有效滲透的過程中,強調“生本位”的重要性,將小學英語課堂的學習主動權歸還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在英語復習課開展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體驗,從而養成一種科學的復習習慣,為日后的英語學習甚至其他學科學習打開一扇全新的認知大門。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有效實施,必須要充分結合學生個體差異以及相關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來進行合理規劃,通過對已學知識的鞏固與記憶的強化,獲得全新思考,從枯燥、乏味的題海戰術中掙脫出來,一切以重視體驗、重視研究為突破口,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和應考能力,為他們的后續英語深入學習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王福華.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有效實施策略:以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4(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