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艷英
摘 要: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現階段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然后根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對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的創新和改革,充分利用創意法教學來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創意法教學
三年級小學生本身的數學水平相對較弱,在課堂當中又很難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來進行數學學習,這將會使實際的數學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此,小學教師就必須要在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年齡特征、數學水平之后,科學合理地對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使每個學生都自主地進行相關的數學知識的學習。
一、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全面激發學生興趣
在三年級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對實際的數學教材進行全面的了解,結合學生的數學水平和認知能力,有針對性地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育學元素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為學生構建生動形象的數學課堂。另外,為了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聽講,教師還可以提出與課文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的方式來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也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例如,在進行“正方形特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樣式不同、顏色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紙片,在課堂上讓學生對準備的紙片進行分類,并分別說一說這樣分類的理由。在學生對正方形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在讓學生思考“什么是正方形?”“正方形有怎樣的特征?”在學生思考過后,教師在讓學生利用細木棍或者橡皮泥制作正方形,并對動手制作的過程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總結。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正方形的特征,同時也能全面加深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印象和記憶。
二、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有效構建教學情景
三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大多都在8到10歲左右,這部分學生本身的好奇心較強,自身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很難理解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知識。為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構建與教學主題相適應的情景,引導學生在數學場景下來對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該章節的重點知識和能力知識,同時也能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進行“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對乘法的計算規律進行回顧,然后利用幻燈片向學生播放18×20=( )、34×5=( )、42×8=( )、24×4=( )、12×30=( )的乘法算式,引導學生進行乘法計算。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視頻向學生呈現數學情景:“福興商店有五盒手電筒,每盒手電筒有12個,每個手電筒的售價為6元,所有手電筒一共可以賣多少元?”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來列出不同的算式進行計算,再分析如何計算比較簡便。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三位數乘法的計算規律和技巧。
三、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三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保證每一個小組當中有1到2個成績較好或者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然后,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來為學生安排小組討論任務,引導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知識或者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探究和討論。在這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根據小組學生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教育。
例如,在進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六個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讓學生利用直尺來測出長方形小黑板的長寬,并鼓勵學生嘗試利用自己的方法來求出小黑板的面積。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結合教材來進行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詳細講解和分析,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和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地提出問題:“小麗家準備裝修新房子,房子的整體面積為150平方米,商店當中有6米、4米、2米三種不同規格的地毯。小麗家想將整個房子都鋪滿地毯,應該怎樣選擇地毯?”小組學生在針對題目當中的三種情況進行討論和分析之后,有的學生認為6米的地毯簡單大方,有的學生認為4米的地毯價格實惠,還有的學生認為2米的地毯最方便。從而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應用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在充分了解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之后,科學合理地進行數學教學方案的設計,有效地將創意法教學融入和滲透到小學三年級教學的每個階段。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和理論,同時也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水平,進而為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全面應用創意教學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安軍.如何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J].中華少年,2018(28):17.
[2]施星羽.如何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J].考試周刊,2018(59):88.
[3]宋洪軍.創意法教育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7(15):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