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蘭
【摘 要】慢性克山病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亦稱地方性心肌病。除卻對患者開展行之有效的治療之外,積極分析患者心理情況,同時開展針對性護理,能夠取得滿意成效。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慢性克山病人與健康群體相關心理調查進展、后總結了開展慢性克山病人相關心理調查與護理研究意義,并對慢性克山病人護理管理研究進展情況加以闡述,現將具體結果匯報如下。
【關鍵詞】慢型克山病;心理因素;護理管理;進展
【中圖分類號】R5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慢性克山病發生機制相當復雜。引發心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肌收縮水平下降。所以說,利用強心合并利尿劑開展治療,對于一些慢性克山病頑固性心衰患者常常無法見效[1]。進而還會引起洋地黃中毒。因此,在治療中應當從,分析心肌收縮減弱原因以及心肌代謝能量產生和利用發生障礙方面入手。在治療過程中應當積極開展改善心肌代謝以及綜合方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效果[2]。值得說明的是,全面分析慢性克山病患者相關心理情況,同時研究護理管理對策也有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開展此類調查有助于患者臨床疾病轉歸,結合實際情況,本文全面分析慢性克山病患者相關心理調查情況以及護理管理進展詳情,現將具體結果匯報如下。
1慢性克山病人與健康群體相關心理調查進展情況
有文獻對慢性克山病病人婚姻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證實:健康群體中,已婚者占據98.22%,慢性克山病者的已婚人員占據77.19%,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P<0.05.
從生育之力方面來看,慢性克山病生育子女率為72.73%。而健康群體中生育子女占據比例為99.39%。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從患者對于疾病和健康認識方面來看,在慢性克山病對于人生影響較大和健康可以帶來幸福的認識層面而言,慢性克山病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為98.26%,健康人群則為81.74%。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3]。
從對于親人和家庭依賴程度來看,慢型克山病人中有98.83%的患者表示對家庭和親人有高度依賴感;健康人群中該比例則占75.74%。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另有文獻對上述影響因素開展了相關因素變化分析,結果證實:從婚姻狀況方面來看,因為該疾病患者會受到疾病影響,這一點重點體現在貧困農村地區者中。因此,患者的已婚率存在較大差異。因為該疾病屬于心肌病的一種,生育會對女性患者的預后直接造成影響[5]。所以說,在該群體中,選擇不生育者人數較多。因為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國家與各級政府對于病患從治療到生活方面給予了諸多關懷。因此,患者和健康群體對于生活信心和希望明顯更高,因為多年患病,進而令慢性咳喘病患者,對于疾病與健康對生命與生活的影響認識,程度就明顯更高。但健康群體中并無切身體會。所以,知曉率較低。兩者在疾病認識程度方面差異明顯。由于罹患疾病,令民眾對于家庭和親人依賴程度變高,而健康群體并無切身體會。由此可見,其為造成患者們依賴度較高的主要因素。
2開展慢性克山病人相關心理調查與護理研究的意義
因為慢性克山病人病程時間較長,并且該疾病有著反復發作的特征。很多患者最終可能進展為心力衰竭等不良結局。當前臨床對于該疾病還沒有明確的治療手段,并且在對其開展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復發作,加上諸多患者生活于貧困地區。因此無法保證治療費用和生活費用。患者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療,加上長期不良飲食,在一定程度上對疾病的預后以及康復造成影響。當前,對于克山病人創建家庭理療、定期實施復查與治療,為保證患者長期存活以及康復的重要手段。此舉和政府關懷幫助患者個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是無法分割的。所以說,對患者開展行之有效的健康宣教以及護理,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醫護人員應當積極重視患者的病程,減輕病患家庭經濟負擔,并提升其對于疾病的認識度,讓患者們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自身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態,主動長期堅持治療,進而達到康復的效果。
3慢性克山病人護理管理研究進展情況
第一、使用洋地黃治療的護理要點。
該疾病患者,由于存在心肌高度缺氧癥狀,所以說其對于洋地黃類藥物耐受性較差。很容易出現中毒現象。因此在對患者使用該滿了藥物開展血管擴張治療時,可以使用小劑量作用快,在體內消失,迅速的洋地黃制劑進行治療。除卻對患者按時給藥之外,也應當積極觀察病患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心電圖表現。倘若發生中毒、惡心、嘔吐、少尿,脈搏不規則,等現象,心電圖呈現出二三聯律多發,多源室性早搏等。應當在第一時間匯報給醫生,馬上停止使用藥物,同時給予相關處理。
第二、低血鉀癥護理。
當慢性克山病患者使用血管擴張藥物過程中,應當同時使用利尿劑,此法能夠取得滿意效果。但值得說明的是,此類患者常合并低血鉀癥。這種情況不利于患者疾病轉歸,同時還容易引發洋地黃中毒。所以說,醫務人員應當定期對患者的血鉀濃度加以觀察,分析其臨床癥狀表現以及心電圖特點,方便隨時對患者補充鉀劑。
第三,糾正心律失常護理要點。
慢性克山病患者中,大都存在嚴重的心律失常現象。對于此類患者,除確要使用心電監護儀外,也應當對患者的情緒、心率、脈搏的情況加以觀察。并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過程中積極分析藥物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避免促心律失常、加重心衰程度、敦促患者及時服藥。對于頻發室早的患者,應當使用利多卡因,如果靜注速度過快,患者會出現惡心、頭暈、昏迷、血壓降低等表現。所以說,應當緩慢滴注藥物。具體速度應當以患者無癥狀和達到糾正心律失常為最終目的[6]。
結束語
慢性克山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和健康群體存在明顯差異。對于此,醫務人員應當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同時實施心理治療和行為糾正。以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朱延河, 魏瑾. 慢型克山病心衰發生發展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07, 22(1):31-33.
補硒對慢型克山病心力衰竭進展影響的隨機化試驗[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6(3):241-244.
王克健. 自然慢型克山病的防治不容忽視[J]. 中國醫刊, 1983(1).
劉昕, 楊光, 王立新, et al. 潛在型克山病患者長期跟蹤隨訪及進展危險因素分析[J].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47(3):398-400.
相有章. 加強我國慢型克山病患者的治療與管理[J]. 中華地方病學雜志, 2006, 25(4):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