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菊 程金平
【摘 要】目的:在內科護理工作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管理,觀察其應用效果,探究應用價值。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對比分析的模式展開,所納入病例共計為80例,均為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所接診,隨機抽選其中40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即對照組,余下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管理,即觀察組。結果: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的患者高于對照組的患者,兩組差異顯著,P<0.05;在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上,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針對內科患者,對其應用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管理;內科護理;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隨著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的加強,對醫(yī)院等醫(yī)療單位的服務質量也有了更大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近幾年來,我國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也在不斷的轉變,在護理工作上,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理念的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得到了廣泛應用[1]。作為一種較為現(xiàn)代化的護理管理方法,人性化管理旨在通過充分挖掘護理人員的潛力,從而激發(fā)其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的權益[2]。本次研究中,我院對內科患者采取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臨床護理效果理想。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為(47.27±7.05)歲,女性患者38名,年齡22-79歲,平均年齡為(46.57±6.84)歲;選取我院工作時間2年以上的40名女性護士作為兩組患者的護理人員,每組20名,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為(27.49±2.64)歲。兩組患者、相應護理人員在年齡、性別等其它基本情況相差較小,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 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理念。人性化護理的護理理念是“以人為本”,在實施護理干預前,需要改變護理人員傳統(tǒng)的護理理念,嚴格要求之,確保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面的、人性化的護理服務。②為患者營造人性化的治療環(huán)境。對治療治療環(huán)境進行適量布設,例如,在病房等區(qū)域多擺放一些裝飾物,如各種各樣的盆栽或者花卉,讓患者能夠在過于寂靜、潔凈的醫(yī)院里能對看到一些“希望”,從而緩解病痛的折磨和心理上的不良情緒。③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與患者和其家屬的有效溝通是高質量、高效率護理的重要保障。護理人員主動給予患者生活上的幫助,認真傾聽其心聲,積極疏導其內心的緊張、焦慮和不安,全力幫助其恢復對生活的信心。通過友好的交流,不僅能夠減少患者由于病情產生的不良情緒,還能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醫(yī)院塑造良好的形象。同時,更需要展開對應心理護理工作,引導該部分患者在恢復過程中以較為正確心態(tài)面對病癥。
1.3 觀察指標 利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所有患者進行滿意度的調查。滿分100分,90以上為非常滿意,60~9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其中,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人數*100%。統(tǒng)計兩組護理人員在這一年的護理工作中所遇到的臨床護理不良事件或者醫(yī)患糾紛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 軟件對所獲數據進行分析統(tǒng)計,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 2檢驗,當P< 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在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兩組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在本次研究的這一年期間,觀察組共出現(xiàn)5例不良護理事件,包括燙傷2例、墜床1例、意外跌倒1例、重復用藥1例;對照組共出現(xiàn)11例不良護理事件,包括燙傷4例、墜床2例、意外跌倒2例、重復用藥2例、壓瘡1例,p=0.024,=6.982。
3 討論
護理工作屬于臨床醫(yī)療工作中極為重要部分。作為處在與患者直接接觸和溝通的一線崗位,護理工作在患者病情康復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較于其他科室,內科所包含的疾病較多,通常情況下,其所遇到患者的病情也更為復雜,所需康復時間更久,所以,內科患者的護理工作量也比較高,工作要求也更為嚴格[3]。近幾年來,由于護理工作的總體護理質量偏低,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們不滿意于護理服務。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升護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人性化護理模式被提出,并且逐漸得到廣泛應用。作為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其最終目的就是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盡可能避免護理工作上的失誤,確保患者的權益[4]。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積極為其營造良好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減少其恢復周期。
本次研究中,我院在內科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護理工作質量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顯著提升,不良護理事件也大幅度減少。綜上所述,在內科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參考文獻
曹美娟.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28):1-2+5.
李麗花.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57):258+263.
王想欽.人性化護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11):198+203.
王秋平.論人性化護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75):34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