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秀
摘 要:論述了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對興趣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主要手段。要克服農村小孩害羞不敢開口的問題,就要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孩子們不別扭、有激情地學習英語,繼而上升到有能力與人交流,把英語真正作為一門交流的工具而非應試的分數。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交際能力
21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學習社會,英語成為世界性的通用交流工具之一,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而農村孩子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相對需要克服的問題更多一些。
一、要了解自身特點
農村學生都是附近的村子里土生土長的孩子,與城里小孩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
1.農村小學多數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是因為他們所處環境和家庭教育接觸不到英語,有時還會對英語中的發音與漢語發音聯系起來,說一些“中式英語”。加之農村教學條件與城市差距甚大,造成農村英語學習問題也多。
2.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在農村小學中因為硬件設施配備不完善,還有許多地方沿用傳統英語教學方法,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這對小學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齡特征都相對有影響。
3.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學生只能在英語教師的課堂上聽到正確發音的英語,平時幾乎聽不到。但教學課時的安排又使孩子們與教師交流的機會變得極其可貴,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因此學生聽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語境。
4.家庭教育與社會環境。農村學生家長大多文化程度較低,對于孩子的教育還僅僅流于應試、升學。很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以后的事,小學只要學好語文、數學這些最基本的科目就夠了。所以當孩子向父母講述學習英語的新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炫耀時,父母一般都敷衍回應,缺少鼓勵,不能合理進行引導。同時他們自己對英語一竅不通,無法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好的輔導,農忙時孩子們更是連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都不能保證。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新事物,有極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這又是他們學習以及接受新事物最佳的能力。因此如何使他們對英語感興趣這項艱巨而偉大的任務就落在了我們一線農村教師的肩上。
二、想法兒激發興趣
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目標就是,要使小學生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可以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初級的日常交流。
1.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貼近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并能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學生可以在生活中運用到所學的知識,從而刺激起他們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教學Fruit單元時,可用水果進行實物教學,沒有應季的,就可以通過孩子們組隊親手畫畫、涂色的方式來教學,既可以鍛煉動手能力,也加深了對單詞和實物的結合記憶,還能在家里同父母“炫耀”自己的學習成果。還有在學習Animal的內容時,農村小孩就可以分別對自己家里養的動物進行觀察、記錄,讓同學們各自介紹對自家動物的了解,然后把不同種類的動物搜集起來共同討論。之后教師進行總結性教學,這樣就會使抽象的單詞變得更加直觀,也明白了英文中動物的叫聲與中文是不同的,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也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總結能力,同時也使學習更有趣味性。
2.教學內容應當生動有趣。如兒歌、游戲、會話表演等,教師必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模仿聽力原音、聲優練習發音、自由組隊角色表演、動畫播放加深印象等方式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積極性高了,自然接受知識的能力也就相對提升了。
3.教學內容、語言真實可見,實用性強。學生可以在上課時通過邊學、邊用、邊做,讓他們學了能用,用過了知道更得好好學,這樣才能使他們對知識有渴求,對未來的學習更感興趣而非應付考試而已。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異有粗略的了解……”為此,新教材編寫中安排了多條交際文化內容,這就說明交際能力是當前小學英語中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
三、靠實戰提升能力
調動學習興趣并不單純的是想讓學生每次考試一百分而已,語言終究是一種工具。學習語言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所以英語學習絕不只是停留在知識的重、難點上,而應該用于交流思想、交換信息和表達情感上。
1.教學觀明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要以最快速、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獲得知識,得依靠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
2.確立學生的主體參與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就是努力促使學生參與教學,啟發他們的潛能,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和獨立思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根本是語言教學。語言源于生活,又實踐于生活。教師們應不受課時限制,給學生盡量多的創造聽、說、練的機會,讓他們多聽、多說、多練。
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如開展英語班會,讓孩子們自己查找資料、發散思維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可以讓孩子們多聽課文以及一些英美小故事或是一些英文兒歌等等,為學生提供一些好的語音語調、語言習得環境。
在當今這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靠知識改變未來的社會環境中,農村教育領域教學難度大、任務重,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農村的孩子學習不落后于城市小孩,農村一線教師必須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著眼當前的學生水平、環境設施,努力開拓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盡全力提高農村教學水平,為農村孩子們未來鋪就一條光明大道!
參考文獻:
[1] 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7).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