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萍
“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校的辦學理念,也是學校心育工作的指南。其中,“每一個”體現了心育對象全員性;“孩子”體現了心育內容人文性;“幸福人生”體現了心育目標發展性;幸福的基礎(奠基)是性格優勢。
基于積極評價的“五階式”學生自主成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已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通過自主成長的路徑,落腳于每一個孩子性格優勢的完善與提升,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第一階“架構”——目標引領
性格優勢(Character Strengths)是通過個體的思想、感情和行為表現出來的一組積極特質,是積極人格特質研究的主要內容。不同的性格優勢可以組成更高一層的美德(Virtue),而美德是人類獲得幸福和健康的核心要素。
為了深入踐行學校的辦學理念,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從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出發,我們把完善和提升性格優勢作為學校心育的目標。于是,我們從五大塊來對學生進行行為積極評價,引導學生成為“素養優、能力優、運動優、實踐優、心智優”的“五優”好少年。這五個方面的行為評價內容幾乎涵蓋了學生所有的性格優勢。
第二階“發現”——理念支撐
學校采用“點面結合 課題引領”的培訓策略提升專業素養,從而使實踐活動的開展得到有力的理論支撐。
1.研修考證提升專兼職教師的心理應用能力。心理專兼職老師為了以更科學、更專業的方法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參加學歷達標進修,還參加其他各類培訓學習,如《生涯規劃師》《心理測量與主試資格》《教育戲劇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應用》等。
2.課題研究促班主任的職業心理成長。人格健全、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富有同理心等的陽光班主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關鍵。為此,心理專職老師主持的“以‘心理成長坊促小學班主任教師職業心理成長的實踐與研究”成功立項區級課題,得到了班主任老師的積極響應。
3.培訓學習提高任課教師的學科心理滲透力。每年都會開展針對全校老師的心理培訓,心理講座或心理體驗活動,老師們不僅提升了自我心理成長力,還在學科教學中積極滲透心理元素,充分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4.有效指導家長開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綠蘿家長學苑”中,學校心育團隊的骨干老師們以家庭“陪伴”為關鍵詞開發校本課程,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給到家長實在的指導。同時還積極利用校園網“心心相印”心理欄目和公眾號“家長動感地帶”推送學習資料,受到家長的普遍贊同。
第三階“體驗”——活動創設
“活動”和“體驗”是心理輔導成功的兩個核心要素。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堅持以“體驗”為出發點,積極創設各項活動,讓他們的性格優勢在動態中得以完善成長。(1)體驗為主的心理輔導活動課,關注處于心理轉折期的四年級學生,心理老師親自執教;(2)生動有趣的班團隊心理輔導活動,關注各年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班主任老師認真組織開展;(3)精彩紛呈的心理月活動。主題鮮明——“為心靈成長注入活力”“大家合作快樂多”“畫出快樂 放飛心靈”“游戲樂體驗 綠蘿心飛揚”全覆蓋,多形式,重實效,得到全校師生的大力歡迎。豐富的活動內容,滿足了學生全方位、多層次的情緒體驗,為提升性格優勢搭建平臺。
第四階“反饋”——策略推進
學生性格優勢的改善和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實踐中,我們沒有止步于對學生言行進行的積極評價,還關注學生的反饋。這樣變單向為互動的模式更貼近學生心靈成長的規律,真正觸及他們內心,同時重視接受他們的反饋信息也有效修正我們的積極評價方式。我們既重視積極性反饋(BIA)——即對準確達標或超額達標的行為和結果的表態,目的是增加期待達標的行為和結果,也關注發展性反饋(BID)——即是對不正確的、未達標的行為和結果的表態,從而終止偏離目標的不正確的行為和結果,支持對方的成長。
反饋活動中,我們關注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人本身,關注的是行為的一種積極影響,關注行為對象內心的欣賞、感謝或者負面情緒,用心聆聽他們具體描述對今后期待的行為。
第五階“發展”——內化生成
合理規劃,認真努力,換來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蒸蒸日上的良好發展態勢:
1.心理研究團隊在成長。我校現有上海市心理咨詢師4名,一支心理研究團隊正在形成。連續三年,我校策劃開展的心理活動月均獲得區優秀組織獎,其中一項獲得市級獎。
2.學生性格優勢在提升。和衷學子陽光向上,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項活動,并屢獲殊榮。師生精神風貌積極向上,群體形象文明、健康,師生、生生關系融洽。
3.區域輻射作用在變大。我校先后承辦了區心理教研活動,區心理督導班的開班儀式、寶山區泛滬太路區域積極心理成長共同體成員校。2015—2017年度被評為上海市心理協會優秀會員單位。2018年被評為寶山區心理示范校。
基于積極評價的“五階式”學生自主成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有效引領著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展望未來,在踐行“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這一辦學理念的征程中,我們還需不斷創新,優化特色,帶領學生向幸福出發的腳步走得更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