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雯琪
摘 要:課堂提問在很多時候都被老師忽略。雖然這是一個細小的環節,但對于一堂精彩的課,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教師在備課、上課時都應注意,如何準備問題,如何進行提問,提什么樣的問題都十分關鍵。
關鍵詞:課堂提問;時機;情境;難度;評價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因此,在教學中,提問對于提升教與學的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才能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我們共同關注和探討的話題。下面筆者結合五年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經驗,談一談課堂提問中的有效策略。
一、注意邏輯,條理分明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任務,不僅要教授書本上的知識,還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前期備課環節應全面、系統地了解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明確教學重、難點,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找到突破口。利用提問,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和想象。教師應避免提問一些沒有功效的問題。這種不但不利于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反而使提問這一環節在整節課中顯得累贅,失去了提問的意義。同時學生對教師的提問也會出現倦怠、不感興趣、開小差等情況,這對上好一堂完整的課是不利的。
二、講究時機,恰到好處
課堂中,教師什么時候提問,怎樣進行提問對一堂課的成敗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師準確把握。如,教師剛講完新授知識,趁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深厚時進行有效的提問,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保持,鑄造學習成就感。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對問題做好鋪墊,有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注意對問題進行追問、深問,充分利用每個問題的功效,使問題不僅僅流于形式。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反映,教師可發現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學生能回答問題,教師即可進行下一知識點的講解;對提問中出現的知識點中的疑難問題,可進行進一步講解、補充,爭取讓每位學生都能掌握透徹,并準確把握課堂教學進度。
三、切合實際,感同身受
設置有情境的問題,貼近學生生活,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組織語言,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自己的想法、有話可說。學生感興趣,樂于回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課堂中,教師可設置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場景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如:my family,my school,my father, my bedroom, my favorite lessons等。通過提問進行對話,體現出英語語言的實用性,讓學生積極使用語言,而不是單純地學習語言。在情景提問時,教師應盡量使用學生所學過的語言,并配以一些輔助,如用肢體語言、簡筆畫、表情等,讓學生充分理解教師的意圖。學生通過英語、手勢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加強師生之間用英語進行交流。
四、尊重個體,難易適度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學習方法,比如從小接受英語教育的學生就有相應的語言學習天賦,對課本的知識也更容易理解,有的同學對英語接觸少,在學習上就相對薄弱一些。因此,教師要準確把握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在進行提問時,尊重個體差異,在學生的學習水平基礎上提問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從而達到提問的目的和效果。但是,我們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即使有對學情的考慮也經常在提問時會忽略,不能很精準地將問題難易與學生水平匹配,影響學生對問題回答的積極性和信心,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五、轉變角色,鼓勵學生提問
談起“提問”都會覺得是教師扮演提問方,學生扮演回答方,其實不是,課堂提問不能只局限于師生之間,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提問和回答。畢竟在新課標下,倡導學生是主體,教師作為輔助,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發性地去學習和探究,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進行發問,在鍛煉他們思考能力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對三年級下冊“I like apples”學習時,就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來展開練習,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以對課本內外的任意對象進行發問,比如課程、植物、天氣等等。這種由學生之間進行的問答方式,不但能夠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使用,更增強了教學效果。
六、多元評價,建立自信
評價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程度,建立自信,在掌握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同時取得進步與成功。教師要注意提問的語氣和態度,語氣要柔和,態度要親切,讓學生感到放松,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同樣要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熱情的回應和客觀公正的評價,鼓勵膽小的學生,讓他們樹立敢于回答的信心。如果沒有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學生在學習上會持有懷疑的態度,不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更無法培養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適當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是表揚,他們會對接下來的學習有更強的動力;如果是鼓勵,他們會在學習上更認真刻苦。
“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層浪。”有效的課堂提問對教師駕馭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提問的技巧,注重邏輯,講究時機,更要切合實際,尊重學生個體,將新的教學思維投入到課堂中去,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適當地對探究結果做出評價,真正地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與奧妙。
參考文獻:
[1]劉彥華.師生互動理論下小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2011(3):86-90.
[2]莊文艷.對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及提問類型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研究,2012(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