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英奇
摘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研究,能夠為農村教育效果的提升帶來幫助。先簡要分析了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困境,之后對農村小學德育對策予以探討。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
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已經成為農村小學的重要教育目標。從當前的農村小學教育環境來看,其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德育效果,但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仍有差距,為此加大對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研究,提高農村小學德育效果就變得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農村小學德育困境
1.德育環境缺失
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教育環境中,德育環境的缺失是影響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農村小學的留守兒童多,這使得學生迫切需要德育工作來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家庭德育缺失使得學校德育變得孤木難支,雖然教師百般努力地進行德育工作,但在離開學校后學生成為無人約束的“自由人”,學校當中的德育也被他們拋在了腦后,這使得德育工作缺乏環境支持,導致德育工作難以發揮出實際作用,影響了農村小學德育目標的實現。
2.德育觀念偏低
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教育事業中,德育觀念偏低也是影響德育工作效果的關鍵因素。從當前的農村小學教學模式來看,學生和家長都存在德育觀念偏低的情況,這使得德育工作缺乏基礎支持。在學生方面,他們渴望通過學習來出人頭地,來走出農村進入到城市,這使得學生將注意力全部放在知識學習上,對于其他教育內容一概不認。在家長方面,農村家長在德育認識方面本身就較差,再加上留守家庭當中的老人較多,這使得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缺失了學生和家長的主觀支持,德育效果因此而不夠理想。
3.德育方法單一
教師德育方法較為單一也是影響農村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作為德育的執行者,其需要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科學的德育設計,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接受德育,從而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水平。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更多地將德育以一種學科的方式來進行教育,這使得學生根本無法了解德育的作用,也體會不到德育帶給他們的改變,進而出現了學生的德育興趣缺失,影響了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二、農村小學德育對策
1.營造良好德育環境
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是確保農村小學德育工作擁有客觀支持的基礎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想要建立起良好的德育環境,就必須要加強對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認識到德育對于學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性作用,從而調動起家長配合德育工作的動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讓家長認識到自己對于學生品德素質的影響作用,提高家長的自我約束力,盡量營造出一個優質的家庭德育環境,以配合學校德育工作。在此基礎上,老師要讓家長實時掌握學校的德育方向和進度,為家庭德育提供基礎支持,保證學校德育與家庭德育步調一致,為農村小學德育進步帶來支持。
2.樹立正確德育觀念
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也是農村小學德育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家長到學校當中參加班級范圍內的德育工作重要性講座,以此來讓家長認識到德育對于學生成長、未來發展的關鍵性作用,樹立起家長的德育意識,保證他們能夠與教師的德育思想保持一致,為德育工作的有效展開打下基礎。在學生德育觀念方式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樹立起德育觀念,以此來提高他們對德育的認知水平,為調動他們參與德育的積極性帶來幫助。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讓學生認識到德才兼備才是自己的發展方向,從而調動起他們對自己品德方面的提升意識,為德育工作開展提供主觀動力支持。
3.積極豐富德育模式
積極豐富德育模式是提高農村小學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德育內容的分析來采取不同的德育模式,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模式下,實現自己道德素質水平、意志品質精神的提升。例如,教師讓學生觀看《閃閃的紅星》《雞毛信》《上甘嶺》等愛國主義電影,以此來培養起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再比如讓學生參與校內的一些實踐活動,培養起他們的道德品質,例如開展“學雷鋒活動”來培養起學生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或者開展“講文明、懂禮貌”風貌評比活動,讓學生在評比中樹立起自己的良好品德素質。
4.注重傳統德育與現代德育相結合
中國是禮儀之邦,在五千年華夏文明的衍生、承遞過程中,積淀下了豐富的人性美與人情美的礦藏,成為德育工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無論德育現代化的步子邁得有多快、走得有多遠,都離不開民族傳統美德的滋養。傳統是基礎,現代德育是對傳統精粹的提煉、融匯、弘揚與提升。學校德育工作應注重傳統性與現代化的有機結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才不至于受現代教育的沖擊而漸漸流失,立志建功的時代精神也不會受傳統教育的羈絆而黯淡褪色。
綜上所述,做好對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研究,能夠為農村小學教育效果的提升帶來重要支持。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必須要深刻認識到德育工作在小學教育中的關鍵性作用,然后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能夠在道德素質、意志品質方面有所提升,真正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知識水平和道德素質的棟梁之材,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福軍.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幾點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30.
[2]于佳園.農村小學德育工作途徑與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4(2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