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妹
摘 要: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要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現代化高效教育方法為輔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班主任科學開展教育管理的建議與對策,以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為培養獨立自主、開拓創新的社會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策略
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讓班主任這一特殊教育角色承擔的責任也逐漸加重。班主任除了要做好課程知識的教學,教導學生讀書做人,還需要負責班級管理,促進班級和諧發展。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生理以及心理還未發育成熟,班主任管理工作既要以科學的管理意識為指導,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管理方法,保障小學教育課程的順利開展。
一、提高教師個人修養
良好的班級氛圍離不開優秀的班主任教導。作為課堂的主導者,班主任的教學態度與能力決定了班級的精神風貌。在班級管理中,僅僅有寬容和愛心并不能滿足班級建設的需求,還需要堅持。教育是一項反復的工作,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心理意識還處于發展階段,對教師的批評認識不到位,很可能會心存“不滿”,這時候,班主任必須要用一顆寬容、充滿愛意的心,不斷堅持下去,才能在這個學生身上看到教育的效果。優秀的班集體離不開優秀的班主任,所以提升班主任的修養是保證班級教育與管理質量的前提條件。班主任優秀的品質與人格在于學生的溝通和接觸中會不斷深入學生內心,對學生人格、品質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除此之外,加強班主任對學生心理的認識與理解,小學階段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必然需求。對此可以要求班主任定期參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以期提高參培教師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的能力,提升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師生幸福感。
二、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
學生對于“公平”有著強烈的認識與體會。平等、民主對待每一個學生就需要班主任創設公平的受教育與競爭環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偏袒、漠視學生,發揮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學生違紀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常見現象,如果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犯了錯,班主任則需要嚴肅處理,防止學優生因為成績好而產生驕傲的心理;如果是學習差的學生犯了錯,班主任則需要考慮學生的自尊心,做好引導與教育工作。在班級教育中,無論男女,不管成績好壞,班主任都應該從學習、生活、思想等各個方面進行關注,用學生的思想與眼光與學生溝通、交流,從而實現真正地關心與了解學生,為學生創造最合適的教育。
三、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良好的教育氛圍是班級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條件,所以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應該重視班級整體環境的塑造。對此,班主任可以在公平、公正原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競選班干部,或者采用流動班干部的方式來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培養學生班級主人翁意識,鼓勵學生為班級建設而努力。在管理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因為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方法產生分歧時,通過學生參與可以提高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科學、民主化發展。同時班級管理工作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使得班級管理充滿趣味,得以輕松進行,既滿足了新課改中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又培養了學生的班集體意識與自我約束意識,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四、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小學生好奇心強,精力旺盛,他們要求家長與教師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為與語言,讓他們可以充分在生活與學習中展示自己的自主權。但是小學生對于紀律、自由的認識并不清楚,他們通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會考慮到他人。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就需要逐漸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當學生犯錯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從集體角度思考,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自身行為做一些彌補的事情,從而樹立學生為行為負責的意識。比如,對班級通行造成傷害的學生除了要對同學道歉外,還需要幫助同學做點事情,比如擦桌子、掃地等;如果是對老師造成傷害的則可以幫助教師收發作業。學生所犯的錯誤越大,所要彌補的事情就越多。這種教育方式不但改變了懲罰學生的方式,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從而養成了對集體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好習慣。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帶領學生在課下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希望能夠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中小學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服務社會的意識,知曉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的關系,為持續踐行社會責任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班主任對學生思想意識發展、創新思維培養、人格品質的塑造均產生重要影響。做好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教育氛圍,保障小學教育順利開展的基本前提。對此,班主任必須要深刻認識到班級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修養,堅持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則,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姍.基于人本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對策研究[J].才智,2018(7):40.
[2]曹曉旭.小學高年段班級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