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明
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包括了環境,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當前我們的生態環境狀況并不理想,環境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一次又一次令人擔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這一代人和子孫后代,必須對環境進行保護,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已經成為人類的一個迫切目標。讓學生參與環境保護具有成人沒有的優勢,他們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只有讓學生樹立起保護環境的觀念,才能在未來更好地保護環境。
環境教育需要各個方面的協作,不僅需要社會的支持,更需要跟學校和家庭的合作。學校作為環境保護教育的主要推進體,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環保的意識。如何帶領學生積極有效地投入到環保活動中去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開展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的活動。
一、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環保意識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青少年環保實踐活動,教師的作用非同小可,舉足輕重。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敏銳地對待環境問題,并將環境問題滲透到他們所教學的課程中,這不是短期的工作。教師對環境問題的理解也應該做到循序漸進,從淺到深,這是一個過程。我發現在學生的輔導活動中,教師必須不斷學習,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從中發現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使我們受到再教育。
隨時隨處的環境意識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可以表現在我們教師的個人行為中。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在他們心中的形象是偉大和美好的,并且有著很強的權威性,所以對于教師而言,應該在校園的環境保護教育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并更好地利用好自身對于學生的這種形象,要以身作則,愛護一草一木,把每一個環境保護的細節做好,要認識到,學生那童真的眼睛在時刻注視著你的一言一行。
二、教師要善于發掘教材中的環保信息,以及有較強搜集信息的能力
小學數學課本把教材與環境教育巧妙結合,從插圖到實例,尤其是應用問題,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探索把書中涉及環境教育的內容自然地滲透到教學中去,讓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的素材舉例如下:
1.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正逐步提高,在2010年監測的330個城市中,有2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監測城市的空氣質量情況如書中所示。(1)空氣質量達到三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討論一下如何提高空氣質量。(讓學生了解我國空氣污染情況,加強環保意識。)
2.《寶貴的水資源》: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平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在我國的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10個城市嚴重缺水。(讓學生了解我國水資源的匱乏,意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此外,教師不僅要熟悉本學科的專業知識,還要主動學習與本專業相關的環境知識,找出數學問題中隱含的環境問題,將數學和環境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環境知識和發展處理環境問題的技能,培養他們的環境意識和環保責任感。
在教研活動聽課時,觀察到很多老師注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一些有關數學的研討課中,例如復習面積計算方法時,組織學生了解學校的綠化面積并計算;學習統計時,讓學生回家統計自己家一星期廢棄的膠袋數目,再與同學進行比較、分析白色污染的問題迫切性。這些活動都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進行,幫助學生了解身邊的環保現象,啟發學生積極想辦法保護身邊的環境,培養環保意識。
三、學校要營造環境教育的氛圍
1.保護環境十分重要,它是環境教育的一個方面,學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全校教師要求學生努力自我約束:例如保持課堂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衛生整潔;把地上的垃圾放入垃圾箱;及時制止浪費的現象等等。經過長期教育,學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環境保護模式。
2.校園的綠化建設不斷完善。我校在原來綠化面積就比較大的前提下,教育學生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還組織學生參與生物園的建設,共同飼養鴿子等活動,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熱愛母校的情感,從而自覺地愛護學校的綠化環境。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少先隊的日常活動當中,豐富多彩的內容使他們能夠以愉快的心情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不僅豐富了環境教育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孩子參與的能力。“垃圾分類”活動中,學校在校園內開辟了環保專題宣傳欄,通過查資料、寫環保作文比賽、畫漫畫、手抄報、制作黑板報等形式使學生對垃圾分類、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人人關心環境問題。
總之,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但是從事環境教育的人僅有熱情和積極性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懂得,要更好地、有效地、持久地開展環保教育,使學生受到教育的同時,教師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高。我們進行環保教育,就是為了使人類更懂得如何保護環境,改善環境,使未來生存的條件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