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龍
摘 要:隨著信息社會的進步,電腦、手機等多媒體設備已悄無聲息地走到了我們的身邊、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隨之而來,“電腦熱”“手機熱”現象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紅遍了大江南北,一些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都非常迷戀電腦、手機、網絡,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大街上,出現了眾多的“低頭族”,時下,這種現象又蔓延到了學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學生迷戀電腦、手機呢?學生在學校里用手機究竟在做什么?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界是怎樣看待現代的這些多媒體對孩子的影響呢?
關鍵詞:電腦;手機;網絡
針時這些問題,本人做了一些實際調查,現將我的調查以及我的一些認識與大家共勉。
一、學生運用電腦、手機上網的目的
1.玩游戲
手機游戲以其趣味性、好奇性和挑戰性,深深吸引著青少年學生,在模擬打斗的游戲場景中,學生的好奇性、征服欲得以滿足。
2.玩微信
由于現行的學校教育模式以及社會、家庭、學校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加之,現代社會留守兒童的進一步增多,很多家長忽視了對學生心理情感的了解,缺少和他們心與心的溝通,疏于心理教育與心理輔導,使學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他們想找爸爸媽媽訴說,卻苦于父母工作太忙無人與之交流,只好玩微信。通過微信,他們可以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怒哀樂,盡情釋放自己的內心情感。
3.娛樂、看新聞
聽音樂、看電影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也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在學習之余聽聽音樂、看看電影,可以放松心情,緩解學習壓力。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一些國內、國際新聞。
二、學生對待現代媒體的方式
1.在網吧玩電腦
目前,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了在網吧上網,究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許多網吧就開設在學校附近,尤其是在城市,方便學生上網;二是價格適中,在網吧上網,每小時2元錢左右,通宵5~8元,這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三是在網吧上網,少了老師、家長的束縛,比校自由。
2.在家玩手機
隨著現代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都購置了智能手機,并在家裝上了“WIFI”,這就為學生在家用手機上網提供了便利條件。
3.拿手機到學校
隨著學校辦學理念的逐漸提升,大多數學校有了自己的校園網絡,學生可以用手機在學校內上網沖浪,游覽資源,下載資料。
三、現代媒體對學生的利與弊
(一)利
1.學生運用電腦、手機上網,是現代教育的產物。互聯網是一個廣闊的信息知識的海洋,它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更新學生的觀念、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知識。網絡上的一些視頻教程,可使學生輕松地獲得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3.在作業完成之余適當地接觸,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走向成熟。
(二)弊
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還很低,很難自覺抵制網上色情、暴力、欺詐、反動等不良的信息,容易導致學生學業荒度、道德敗壞、違法犯罪。具體表現在:
1.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情緒低落、自閉、品德致壞等。
2.長時間地玩電腦、手機,導致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受到嚴重的影響。如視力下降、駝背、頸椎病、鼠標手等。
3.學業荒度。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于玩電腦、手機,勢必會使正常的學業有所耽誤,久而久之,逐漸淪落為“后進生”。
4.無節制地玩電腦、手機,加重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最終導致家庭矛盾,甚至引發家庭暴力和家庭犯罪。
四、對策討論
現代媒體對兒童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同時,又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負面的效應。因此學校、家庭、社會必須正視這一現實,從引導的角度使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
1.學校方面:學校有責任普及網絡基礎知識教育,要通過正確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網絡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在日常教育過程中,以實際的案例,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加強學生的道德意識。同時,學校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在集體中找到朋友,體會到現實生活中他人的關愛與親情。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避免學生在虛擬世界中尋找現實世界中無法滿足的各種需求。
2.家庭方面:家長要把孩子看成是人格平等的人,積極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孩子的精神關懷。家長應積極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給孩子以精神關懷、理解與安慰。同時父母應該與時俱進,掌握一些與網絡有關的知識,積極引導孩子有目的地汲取網上的知識,同時與孩子分享網絡帶來的快樂。
3.社會方面:社會是學生生活、學習的大環境,相關部門要對網吧,尤其是學校周邊的網吧進行有效管理。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網站信息“多、臟、亂”的治理,打擊網上“黃與黑”的傳播。從道德和法律兩方面齊抓共管,保證給學生一個比較健康、文明的網絡空間。此外,社會還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活動場所,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汲取知識,使學生自覺地從網吧中“拔出來”。在這一問題上,“疏遠比堵更有效”。
總之,不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各界,只有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同時,也不能一味地阻止學生玩電腦、玩手機,要教育學生理性上網,做到適時、有度、健康、文明地對待現代媒體。
注:本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現代媒體對兒童發展影響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198)。